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初等教育的论文15篇(第16页)

本文共计4715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科学管理,重在育人。

  由于学龄人口的变动,学校的师生比也会随之而变动,若不及时进行调整,则会因学校的师生比例严重失调而影响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只有师生比达到平衡状态,初等教育才会健康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此外,教育行政部门还必须对初等学校的基础设施和设备进行严格的监督,对不达标的学校要勒令整改或停办,充分运用行政手段去调配已有的初等教育、教学资源,加强对薄弱学校发展的扶持力度,鼓励教师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石人炳.我国人口变动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人口研究,20xx.01.

  [2]田宝宏.学龄人口变动对基础教育的冲击与应对[J].中州学刊,20xx.05.

  [3]丁云祥.陕西省人口变动及对基础教育发展的影响[J].人文杂志,20xx.06.

  [4]徐警武.学龄人口波动下的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选择[J].民办教育研究,20xx.03.

  [5]郑真真,吴要武.人口变动对教育发展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xx.02.

  [6]高丽娟,范子阳.未来五年我国学龄人口变化与师范教育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xx.06.

  [7]车丽娟.保山市学龄人口变化与今后10年的基础教育工作[J].宝山师专学报,20xx.22.

  [8]林成策,杨健.从学龄人口变动看未来山东省基础教育与师范教育的发展[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xx.05.

  [9]曹海.学龄人口变化对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J].辽宁教育,20xx.07.

  [10]石人炳.人口变动对教育的作用[J].市场与人口分析,20xx.02.

  基金项目:湖南省学龄人口变动对初等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项目0910BZZ92)20xx年

初等教育的论文9

  摘 要: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五年制初等教育,除去教育工作的一般共性之外,还具有其特性。传统人才培养方式与教育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都还存在一定问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教育工作的需要。因此在五年制专业培养模式方面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积极的思考与探索。本文就少数民族地区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研究作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少数民族;初等教育;专业培养模式

  少数民族地区五年制初等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教育行业所出现的一种现象。同时也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新型教育模式构建过程中,应当体现出人才培养目标与质量的基础性,创造性,思想性,开放性等基本特征。抓住机遇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改革工作,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一、五年制实等教育专业培养工作的模式现状

  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培养模式有三种类型。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应用型。虽然三种类型在培养规格与目标方面基本上相同,最终的目标是一样的。但是在具体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由于培养模式不同,在专业定位上也存在差异。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是定向性教师教育模式。在少数民族地区,五年制专业培养模式基本上沿用了东部地区教育模式,甚至是西方教育模式。形似而神不似,未能体现出中国特色。但是尽管如此教育工作也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首先丰富了初等教育专业学生专业及学科知识,增加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积累。随着我国经济与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培养渠道大大拓宽。除过专业院校外,具备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同样也可以培养教师,而且从教师培养模式发展的趋势来看,五年制的模式也比较符合。在该模式实施的过程中,根据人文性这一本质要求,制定了课程指导原则及思想,人才培养必须要突出能力,全面发展综合培养。

  规范了教育技能,增强了学生的心理素质。该种教育模式通过课堂教学强化学生的技能,教师与学生之间配合是以技能训练为中心而开展的。将学生技能培养贯穿于教学工作的整个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到各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学生技能掌握与提升。

  该种教育模式建立了一套符合地区情况的教育培养模式,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的完善。

  二、五年制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基础落后

  五年制初等教育模式是建立在基础教育之上的更高层次教育。少数民族地区受到历史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整体教育基础薄弱,受教育群体较小,受教育水平低。这些都制约了该种模式下人才培养工作开展。五年制初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就在于基础教育工作推进,并且与初等教育模式良性接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