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实习报告 > 正文

关于学生零花钱的调查报告(第18页)

16 次下载 21 页 34088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五、思考与建议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四点建议:

  1.量力而为,不购买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东西;

  2.和父母约法三章,给一个适度的零花钱,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

  3.不要因为进行无谓的攀比而浪费了太多的零花钱;

  4.尽量养成记账的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分配自己下月零花钱。

关于学生零花钱的调查报告(第18页) 篇19

  一、调查的背景

  零花钱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在生活中已经必不可少了。纵观我们同学的零花钱,多则几十、几百元,少则几元、几角钱。有的心理学家曾经这样指出:零花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我们疑惑,为什么零花钱会决定学生的地位?同学们这些零花钱到底花在了什么地方?我们应该怎样正确使用自己的零花钱?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决定就关于零花钱的使用情况进行实际调查,用事实引导、教育小伙伴们平时改掉不良消费习惯,合理使用自己的零花钱。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

  1.调查家长的月收入及其主要来源,并做初步统计。

  2.学会设计调查表,在实践调查活动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收集资料及调查、采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养成自主、合作、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4、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交往与合作,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

  三、调查的实施

  本项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活动准备阶段;活动实施阶段;活动总结阶段。

  (一)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

  1、分组:

  按照原来的`学习小组把全班30名学生分成4个小组(学习小组的分法既

  考虑到了优生与中差生的搭配,同时也考虑到了家庭住址尽可能邻近的问题,以便在课余时间开展活动。)

  2、组内确定活动主题。

  经过同学们的商议,围绕大主题“零用钱的调查。”各个小组分别确定了本组所要研究的小课题:

  组1:放学后同学们在各小摊点购买食品和玩具情况的调查;

  组2:本班同学一个月来所花零用钱的数量的调查;

  组3:本组学生一个月中所花零用钱的数量及去向的调查;

  组4:调查父母一个月的工资收入情况及家庭一个月的开支情况;

  3、组内分工,制定研究方案

  4个活动小组不仅进行了分工,同时商议出了活动方案,例如1组中的活动时间(定于放学后),活动地点(校门口旁边的零食店),活动方法(调查、采访)等,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摊主不愿接受采访等情况作了假设,并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选择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法,努力使活动得以顺利地开展。

  (二)第二阶段:活动实施阶段

  1、设计调查问卷或相关表格

  根据本组的活动目的,分别设计较为合理的调查问卷或有关表格,以便活动时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了解同学们使用零花钱的情况,同时便于活动后系统地、科学地进行统计分析。如组3,设计了一份调查表:附:小学生零花钱花费情况调查记录表。

关于学生零花钱的调查报告(第18页) 篇20

  一、 调查目的: 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我校大多数学生总会带一些零花钱来校外的小卖部里去买零食或玩具。我想,这些同学为什么每天都花这么多的零花钱,这些钱又是哪来的呢?为此我作了一份调查报告。

  二、调查情况: 我利用周末的时间对部分同学的家长进行了调查。他们有的回答:“我没有给他钱呀!”也有的回答:“他总是说买笔、本,原来他把钱拿去买别的东西了。”甚至有的回答:“他说是学校让交多少多少钱。” 根据我的调查,我发现偷偷去拿爸爸妈妈的钱的有百分之二十,家长给买文具的钱,却用来买别的东西的同学有百分之五十,向家长说谎要钱的孩子占百分之十。 1.心理及性格方面的影响 在被调查的儿童中,零花钱多的孩子较为普遍的存在着自由散漫、不珍惜财物、不讲卫生、任性、自制力差、贪玩等不良习惯。最严重的是零花钱少(甚至没有零花钱)的孩子开始产生自卑心理,怨父母赚钱少,怨自己没有投好胎。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