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实习报告汇总(第21页)
本文共计8718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9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语文类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
上周,学校组织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教育见习活动,希望通过见习能让我们深入中学教学第一线,了解中学教育现状,并进一步提高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与认识,促进个人教学技能的形成。这次见习的内容包括课堂教学见习,班主任工作见习和见习总结。在这期间我积极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个人有了很多收获。同时,我以我所见习的中学——海中为主要调查对象,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语文这门课而言的。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的结果,谈谈对中学语文教与学的一些看法。
首先,在老师教授方法方面。
我所在的中学,虽然是海南最好的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一套公式化的教法,解题、介绍时代背景、泛读课文、讲解生字生词、分段、分析课文、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这种千篇一律的教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整个过程单一、枯燥,加上大多数老师并没有很深厚的文学功底,语文课堂显得更加沉闷、无趣。老师在讲台上根据固有的模式大谈特谈,学生在讲台下作自己的事,少数认真听课的同学看起来也是抱着某种利益的心态——高分。整个课堂完全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不再是教学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而是一个被动的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客体。这样不仅束缚着青少年活跃的思想,使学生不动脑筋想问题,同时也浪费了他们的学习时间,影响了他们学习水平的提高。
我认为,现代化的教育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充分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因为学生都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可以很好地接受教师的教育,也有权利抵制这种教育。教师的教育和教材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只是外固,真正获取知识、得到发展还要靠学生的内因起作用。学生作为内因主动的学习不存在了,教师和教材再好的外因也将失去意义。
教育类实习报告汇总(第21页) 篇15
见习时间:XX年10月28日——XX年11月4日
见习学校:**中学
年级:初二
见习内容:观摩学长学姐的语文课堂教学,了解中学实习的基本环节以及常规的中学课堂教学教学方法。观摩学长学姐的主题班会的组织,了解中学班主任对学生学习及生活的关注的重点。参与批改少量的作文,了解作业批改的基本流程及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思维方式。
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转眼即逝,我有幸地跟随和**老师到**中学,感受学长学姐当“准老师”的最后一周。虽然只参与了短短四个半天的实习生活,但我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为理性的认识,概括成一句话为:当老师难,当一名好老师难上加难,当一名不好学校的好老师尤其难。
一、当老师难
“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教育无小事,处处是育人。”一直以来,我总认为我们太过于幼嫩和年轻,一直以来总认为我们的肩膀太过于柔弱和纤细而无法承担如此重大的教育重任。我们习惯了逃避,但是学长学姐的实习生活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做蜕变,什么叫做承担。同时他们的艰苦奋斗更告诉我们,当老师并非件容易事,它至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老师的门面。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强烈意识到一手漂亮的好字是那么的重要。大气的黑板字板书,有力的钢笔字评语,确实是一名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的门面。中国人历来喜欢从一个人的门面中去他的专业素养和老练程度。但这看似肤浅的判定中,多少也带了几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真理。中学生也不例外,对于字体漂亮的老师似乎那种崇敬之情有溢于言表,但是对于字体
稚嫩的老师似乎有意刁难。所以,门面是教学生涯的
1、要有爱。这一点看上去很虚,但是却是一切其它要求的基础。在见习中,会很明显的发现,爱教师这行业的学姐,总是会发现让她引以为傲的,或是开怀大笑的学生,她们从备课到上课再到下课,都是笑眯眯的。所以她们在课堂之上就会格外地大方、幽默、有自己的风格。这似乎就构成了她们体内最适合教师这一岗位的特质。但是某些对教师岗位的就业和工资存在质疑的学姐,她们就会很容易显得疲劳,她们总是很容易发现“孺子不可教”之类的学生,她们的课堂就会显得相对的拖拉和无趣。对于学生也是同样的,对学生有爱的学姐,总是能轻易喊出学生的名字,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并以此鼓励他,作为一个良性的循环,他们的学生缘就特别的好,课堂上就越容易得到学生的配合。而有些“记忆力”比较差的学姐,就相对没那么好的学生缘,她们上课的提问总是在学生一句句“不知道”中消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