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计算机 > 正文

计算机网络教学论文(第4页)

本文共计3833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计算机网络教学论文(第4页)3

  通过分析计算机网络课程目前的教学背景,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特点提出通过”项目式教学法”在教学上、实验上两方面阐述改善教学质量的方式方法。教学实践表明,改革措施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从而实现高等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以及网络技术应用的普及,各高校中的计算机应用以及网络技术等专业开设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必修课,此门课程所需要具备的理论性和逻辑性又很强。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创新性人才培养,本文从分析该课程的特点入手,针对其具有的综合性强、实践性强和知识更新快等特点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的相应方法和对策。

  一、课程教学改革背景

  网络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包含以硬件和软件形式存在的网络设备,以无线、有线为传输媒介的通信链路,以及加载于其上的控制规程、通信协议等。同时,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在具备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设计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之后开始学习的一门专业课。这些理论特性和学生平日对网络的理解差距较大,由此给此门课程的授课带来的难度提高,使得当前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本门课程教学质量。本课程教学的研究与改革就是要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模式和方式方法的研究和探索,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具有探究式性质的教学模式。即将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按行动回路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不仅是知识能力或者是专业能力,而是涵盖了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人协作和进行项目动作的社会能力等几个方面。

  二、课程教学改革内容

  依托此思想,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将授课内容中按照软件工程中的项目开发思想结合应用于计算机网络的课程授课过程中,把原本教学过程中网络技术知识点及其基础理论的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正确处理好网络的原理与网络实验环节之间的关系,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实际需求,并跟随当前技术发展的步伐,对网络技术研究热点开展拓展性介绍。更好地实现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具有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具体实施过程为:

  第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项目开发的思想来介绍本门课程的各个知识点,将整体教学材料的知识尤其是教材中各章节的重难点连贯起来,对以后的原理性内容的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该基础中,使用可以使用学生比较能够了解和掌握的项目任务进行教授知识,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例如,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网络之前就对如何上网很熟悉了,在第一堂课中,让学生自由讨论自己在上网时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提出“如何组建一个网络,一台计算机想要上网需要一些什么设备,这些设备搭建好之后如何能够实现用户想要的功能?”等等从这些问题出发,激发学生对网络通信理论内容的兴趣,提高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依此类推,让学生们带着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走进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思考,使他们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学习过程也会增强主动性。

  第二,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每次课后总结都将下节课的重点总结为几个问题,让学生先带着疑问预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并重点对解题的思路进行分析。例如,子网掩码的计算,子网的划分等。鼓励提出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更好地起到巩固基础理论知识的作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在理论讲解过程,采用多媒体技术将网络技术原理知识的图片、视频和音频等结合展示给学生,对网络技术原理的讲解部分不照本宣科,并突出重点难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和创造性思维的效果并增强学生的真实感和沉浸感。并拓展介绍与讲授内容相关的技术最新发展。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学习的过程中接触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