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毕业论文15篇(精)(第18页)
本文共计4803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6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三)完善高校管理会计理论
管理会计理论是由西方引入我国,其实际运用的方法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得以完成,无论是理论还是其先进性和实践性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若要使管理会计被广泛应用于高校,必须与高校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根据会计实践经验,辅以高校财务管理的具体需求,充分考虑到相关理论是否科学、是否能应用于实践,有针对性地补充和修订管理会计理论,使其更加完善合理,最终形成一套具备高校特征的、能适应高校发展的管理会计理论。
(四)注重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培养,打造优质队伍
打造精良的管理会计人才队伍是管理会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是符合管理会计发展的要求。当前,我国在管理会计方面的人才尤为欠缺,不能更好地满足各高校高层经营决策的需要,关于对管理会计的推广和应用难以被落到实处。所以高校应该把管理会计列为重点教学内容,将其列为学生的重点研究目标,有计划地向学生传输管理会计方面的相关知识,为社会培养一大批管理会计人才。对于企业而言,应结合实际发展情况,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打造出精良的管理会计人才队伍,使财务人员慢慢向管理型人才过渡,从而使高校财务管理得以健康可持续发展。而且由于经济环境瞬息万变,对于管理会计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管理学、经济学、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明确财务管理的定性以及定量的分析方法,还应该具备高超的计算机技能、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取信息和分析处理信息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不仅如此,管理会计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应自觉做到客观公正和廉洁奉公,不能结党营私,更重要的是要保守商业机密。
五、结语
管理会计应用于高校财务管理中,有利于其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如今,管理会计在高校经济管理中已经不可或缺。我国高校财务会计理论人员和实践者应共同携手,根据现状不断完善高校管理会计的理论,形成一套满足高校需要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以促进高校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杜俊萍.论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xx,(26).
[2]张建.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xx,(36).
[3]陈祥,苏运法.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时代金融,20xx,(30).
[4]王卫琪.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xx,(3).
[5]冉启轩.论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xx,(8).
会计毕业论文12
【摘要】2世纪6年代以来,会计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的观点被人们广泛接受,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从会计假设转变为会计目标,本文就国外和国内对会计目标的相关文献进行简单的回顾。
一、国外会计目标相关文献的回顾
(一)财务报告目标概念的提出
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中,财务报告目标起到了逻辑起点的作用。理论界对于财务报告目标的研究,始于2世纪5年代。
Deuine(196)认为,企业在构造一种服务职能的理论体系中,第一个程序是建立职能的目的和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目的或目标是会改变的,但在任何时期,目的或目标都必须规定明白或有可能明白地予以规定。
在对财务报告目标有了足够的重视之后,理论界对“财务报告的目标到底应该是什么”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代表性观点主要有受托责任学派、决策有用学派、折中学派。
(二)受托责任学派
受托责任学派的思想早在会计产生之初就已经存在,但作为一种学派则形成于公司制盛行之时,它的发展与现代产权理论和公司制的发展休戚相关。按照产权理论,资源所有者将其资源委托给受托者,同时赋予受托者以资源的保管权和运用权,受托者接受委托者的委托,有权对资源独立自主地进行经营。通过有关组织规则和法律制度等约束机制明确规定委托者和受托者的权力、责任和利益,这样,在委托者和受托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委托——受托责任关系。而在公司制下,资源的委托——受托责任关系十分明显,客观上要求会计系统反映受托经管责任,从而形成了以受托经管责任为目标取向的受托责任学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