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论文(优选)(第16页)
本文共计2901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7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3加强宣传教育,利用第一个破窗
对犯错的行为并非处理完了就万事大吉,如果没能够及时在其他学生中利用这一契机进行宣传教育的话,下一个同样的事情可能还会发生。不及时的教育就像隔夜的炒饭,一旦错过了学生认识的兴奋点,就很难再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不能切入要害的说教,就如隔靴搔痒,说多了反而会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为今后的教育设置路障。不彻底的教育则容易留下后患,而且由于班主任误以为任务完成放松了警惕,反而为新的、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错误的发生提供了沃土。因此,事后的宣传也是尤为重要。宣传教育时也要根据学生错误的严重程度、普遍程度和影响程度而采取不同的措施。当然更多时候应该进行正面宣扬。班级管理中对过错学生的教育不仅是告诉他错在哪里,而且要告诉他什么是正确的以及该怎样做,所以品学兼优学生的示范作用就非常重要。通过对比一下,过错学生就可以发现自己不足,也能找到自身的亮点。抓住了这个点,就找到了该生进步的动力并将之大力发扬,班级管理也就及时修补了一扇破窗,避免了不良影响。利用好亮点逐步推进,创造和谐团结、昂扬上进的班风。
4因势利导,用好破窗效应的逆应用
破窗效应告诉我们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所以环境是育人的隐形课堂。散漫的习惯,粗陋的言行会让人“近墨者黑”,甚至“破罐破摔”,那么高雅的举止,文明的言行又是否能让人“近朱者赤”,积极向善呢?的确如此。越是幼小的孩子,越是没有成熟的道德评判标准,他们对是非善恶的判断还有赖于成人的指导。破窗理论的应用,只能告诉孩子们不能做什么,却未能告诉他们该做什么。所以我们还要在班级之中树立榜样人物、榜样行为,才能从正面鼓励指导学生的言行。老师表扬了一个主动捡垃圾的学生,那么就会有更多主动捡垃圾的学生出现;老师肯定了孩子乐于助人的言行,那么班级就会逐渐形成团结友爱的良好班风。这既是榜样的力量,也是良好环境对人的塑造。所以在我们一方面时刻提防学生违纪的同时,也应该花更多的精力找出学生的闪光点、班级的闪光点。通过树立正面形象,营造“窗明几净”的良好氛围,来导人向善,这就是“破窗户”理论的正面运用。总之,“破窗理论”在学校的班级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细细观察学生的行为,在教育中要始终以使学生健康发展为原则,要始终给予学生一种春天般的人文关怀,一切以学生为本。既要及时修理“第一块被打碎的窗玻璃”,更要大力肯定“主动修理破窗的行为”。长期巩固学生的良好表现和维护集体的良好行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就会很快形成,班级的管理工作也会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作者:李敏 张成全 单位:重庆市荣昌区玉屏实验小学 拓新校区重庆市荣昌区荣隆镇初级中学
班级管理论文15
内容摘要:调查访谈显示:素质教育理念提倡十几年来应试教育思维仍大行其道,“一考分数定终身”依然桎梏着学生自主管理的手脚。教育的一切要从人出发,以人为本,分析人,关注人,发展人。家长、学校、老师要集中力量推进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
关键词:高中生;自主管理;高考
目前的学生自主管理状况与上个世纪典型的应试教育环境下的情况差别不太大:干部或“露脸”起管理协调作用的同学优先选用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成绩排名在后半的同学基本被排斥在外。现阶段形成的局面是:分数追捧没有上限,“不出事”的安全追求向“不做事”倾斜,自主管理的退却没有下限。全面发展沦为实实在在的空谈,学生的活力与个性遭到“好意”扼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整体上被不断弱化。学生成了学习和考试的“机器”,我们所实施的乃是“无人的教育”。提升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的主要思路
1.家长应放手让孩子参与日常生活,让孩子体认“在境遇中生长”
生活是最好的课堂,家长应放手让孩子参与日常生活,让孩子体认“在境遇中生长”,可实现每个学生的最大可能的发展,以引导学生自主管理能力顺利萌芽。日常生活、学习中的交往则是一种不着痕迹的自然的教育,且这种“隐性教育”对于“造就一个人”所产生的影响可能更加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