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实习报告 > 正文

社会写实习报告汇总(第3页)

本文共计6131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05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xx市老人护理院是一家集老年病防治、康复护理、临终关怀为一体的专业护理高龄病残老人的老年机构。全护理型老人占90%。

  xx市老人护理院位于XX市XX区浦上工业区后巷路浦上生活配套公寓14号楼,占地4000多平方米,院内生活护理服务设施齐备,设有床位180张.有一支强有力的、经过专业技能训练的工作团队。

  服务对象:高血压、中风瘫痪、糖尿病、褥疮、痴呆、植物人、心脑血管疾病、骨折、手术后、工伤后、康复功能锻炼、以及高龄、独居、体弱多病、家庭无力照料的老人,和临终关怀护理等.

  五、实习主要内容:

  1、与老人交流沟通。

  在护理院的老人,他们活动范围有限,交际圈较狭窄,因此,我们作为社会工作实习生,关注服务对象的需求,也为了更好锻炼我们与服务对象的交际能力,沟通能力。我们与众多老人进行了交流。

  我们把在学校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本学期我们也学习了邢老师所教授的《小组工作》和《个案工作》,我们以课本中学到的理论方法指导我们的实践,如在课本中学到的专注、倾听、同理心、鼓励等。采用支持性的技巧令案主感到被尊重、被理解、被接纳,从而建立信心的一系列技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本上的理论看起来很简单,实践起来可不容易。比如要以一种参与的态度面对案主,这种表现意味着“我愿意帮助你”、“我愿意留在这儿陪你”。坐在椅子上,上身略微前倾。开放的姿势:双手放开而不是抱住双肩。良好的视线接触,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感觉到自己这种和老人沟通的技巧运用越来越熟悉。

  同老人的聊天,聊到从老人年轻时的意气风发,到生活的艰苦,人生的千转百回。聊了从新中国还没成立的时中国社会的混乱到新中国建立后“人民公社”时和现在不一样的公社生活。老人的话语里面,有对自己年轻时意气风发的自豪与骄傲,也有人生的悲凉与无奈。一个高寿的老人在人生接近终点的地方回头去看自己曾经走过的路,发出的肺腑之言,总让我们这些缺少人生历练的年轻人感触良多。

  2、向护工学习。

  走进护理院就看到护工为老人喂药,擦洗身子等,每一个细节,总能透出一份专注和认真。让我感动不已。

  在护工忙完了工作,我和一位护工聊了起来。在聊天中,进一步感受他们这种奉献与爱的精神,在聊天中,进一步学习作为一个社会工作者的技巧与方法。在聊天中,才得知这位护工,文化水平并不高,也没有太多的学习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可聊起照顾老人或者与老人沟通的方法,却又和教材所讲的理论知识如出一辙。

  护工阿姨讲到如何与老人沟通,如何尊重老人,如何让老人开心等等,“实践出真知”,护工阿姨侃侃而谈,说起话来有条有理。

  当我问到:“阿姨您为什么可以做到如此不计得失的去照顾这些和你并没有亲属关系的老人,是一种什么样的信念支撑您的这些行动?”护工阿姨,停顿一下,仰头看天花板,简单的回答道:“没有什么理由,习惯了,我把他们就当自己的亲人”,我似乎有些理解阿姨的话语,大爱无疆,奉献与真诚本没有理由,也不需要理由,爱与奉献是出自人的本能。将博爱奉献融入自己的实际行动。

  3、与老人开展娱乐活动。

  根据老人的需要,我们陪同老人打麻将,下棋。工作看似简单,却不得丝毫马虎。在这个过程中切实尊重老人,真诚沟通,这个过程中,耐心与爱心都不可少。鼓励老人大胆的出牌,给与老人真诚的赞美。

  作为一个社会工作者,可以看到老人们喜笑颜开,满心欢喜该事件美好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老人一会儿若有所思,出牌或者下棋都会深思熟虑,一会儿开怀大笑,喜出望外。作为学生的我们,也倍感荣幸和骄傲。

  六、实习心得

  1、关注细节,尽善尽美。

  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工作过程中关注每一个细节,比如与老人沟通过程中,关注他们的语言背后的情感,关注他们在表达一句话的时候眼神的变化,关注我们自己在老人面前的每一个动作,关注我们自己在老人面前每一句话的语气语调。卓越来自于不断的追求,关注细节,追求尽善尽美。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