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论文(第16页)
本文共计3947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2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三、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方式
(一) 教师采用多样性的音乐教学形式
小学生的年龄小, 人生阅历有限、理解能力有限, 导致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比较差, 教师如果无法将学生带入特定的音乐场景, 学生就无法真正理解音乐作品的表述。所以, 教师需要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教师可以采用现代科技进行教学, 通过图像、视频的双重刺激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5].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和学生游戏的形式互动, 通过有趣的音乐游戏使音乐教学课堂变得更加有趣, 使学生更容易投入到音乐的学习中。例如, 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东方之珠》时, 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七子之歌-澳门》, 教师在课前为学生比方香港的美丽景色, 让学生了解香港的著名建筑和景点, 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 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欣赏《东方之珠》。在音乐欣赏课中, 单纯的音乐教学无法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 采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在试听结束后, 询问学生“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表达炎黄子孙对东方之珠的深切爱恋以及对香港人们的深切爱恋) 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引导带动学生的思考方向, “多次重复的歌词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等, 一方面可以活跃教师的课堂氛围,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的内在情感以及自身的音乐特点, 帮助学生更了解音乐的曲风, 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效率[6].
再如, 学习到《三个和尚》, 教师可以让学生主动表演音乐剧, 感受音乐的情绪和歌曲中人物的形象。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感受到有趣的学习内容, 引发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
(二) 确定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音乐欣赏课程的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最后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兴趣是学生学习一门课程的最好的指引导师, 所以, 教师需要确定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从教材中找到一定的切入点, 通过动画、故事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7].
例如, 学习到人教版《哪吒再生》这一节欣赏课时, 教师可以通过动画故事为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教育, 并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介绍故事的背景和梗概:“哪吒是托塔天王李靖的儿子, 哪吒因天资聪慧自出生后被太乙真人收为徒弟, 拥有乾坤圈和混天绫两件宝物。哪吒法术高强, 天赋异禀, 看到龙王胡作非为后, 打死了龙王的儿子。龙王大怒, 想要报复哪吒水淹陈塘关。后来, 哪吒为了全城百姓, 悲愤自刎。太乙真人救活了哪吒, 复生后的哪吒大闹龙宫, 战败龙王, 为民除害。”接下来, 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整段音乐, 主要分为四部分:金光洞里、哪吒苏醒、师徒相见以及出发报仇。在播放第一段时,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金光洞里这一节主要表现出什么情感?” (学生:音乐里出现当当当的声音, 就像什么东西在发光) .第二段的音乐力度变强, 音乐的速度变快, 并且出现上行的旋律, 这一段是表现哪吒借莲花和莲藕重塑真身, 再次苏醒。第三段,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结合“师徒相见”的小标题自己思考 (学生:这一段是哪吒被太乙真人救活了, 哪吒开心又激动。) 第四段, 是出发报仇, 教师可以设下悬念, 结果是什么样子的?哪吒在出发报仇前, 师傅太乙真人送给他风火轮和火尖枪, 教师以结合三连音节的层层推进为例, 引导学生发现这段音乐的含义 (体现哪吒报仇前的操练以及为民除害的决心) .以故事为切入点, 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音乐欣赏的课堂效率。
(三) 教师尊重学生欣赏音乐的主动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 越来越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并且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保证学生学习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 想要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结合学生的自身发展特点来革新教学方式。例如, 学习到《草原牧歌》这一节时, 教师可以通过这一节训练学生演唱二声部的音乐, 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来教学五声调式的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