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音乐 > 正文

音乐鉴赏论文(第14页)

本文共计3947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5)流畅的多声部旋律。这一点在巴赫的音乐作品中得到最充分的说明,巴赫乃复调大师,作品浩如烟海,但他的作品绝不是纯粹程式性的技巧炫耀。在他的作品中和声与复调是那样的平衡、和谐、富有理性,使得他的旋律总是那么生动流畅而又凝练稳重,让人惊叹。

  (6)鲜明的强弱对比。巴洛克时期经济、文化繁荣发展,人们处处感情夸张,事事讲究气派,追求矫饰、华丽。这些表现在音乐上就是音量强弱、大小起伏的对比。当时的作曲家们无时不在运用它,协奏音响效果对此事最充分的说明。在那些协奏曲中,常出现仅仅一名演奏手与整个交响乐队的抗衡的现象。乐曲中首先是洪亮,然后会变得非常轻柔,之后又转入洪亮,从而造成音响上的鲜明对比。

  (7)“装饰风格”的运用。巴洛克是崇尚华丽装饰的时期,表现在音乐上就是作曲家对颤音、波音的装饰音的运用,他们对旋律的雕琢装饰是那样的醉心,充满热情,从“旋律大师”亨德尔的作品中可见一斑。原本十分简洁的旋律,却用各种各样的音符来产生丰富的变化。拉莫、吕利是这样效果应用的典型代表,装饰音在他们的作品中有着教充分的的体现。在所有的巴洛克艺术 中装饰手法都很突出。

  (8)两种常规出现。第一种常规,亦称“古代风格”或“严谨风格”。第一种常规中音乐支配歌词,只承认某种程度的不协和音,对二度、七度等音程都要严加限制。第二种常规是指某种新曲的作曲手法。在第二种常规中,歌词支配音乐以扩展音乐的表现力,使音乐能够更加好地表现歌词的内容、强调感情的表达,对那些旧有的规则和限制进行大胆的突破。例如采用无准备的不协和的音或非正规的解决等。

  二、主要音乐家:

  (一)、巴赫JOHN SEBASTIAN BACH(1685—1750)

  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复调大师、管风琴家。其创作以复调手法为主,构思严密,情感内在,富于哲理性和逻辑性,并在德国民族音乐的基础上,集十六世纪以来尼德兰、意大利和法国等国之大成,是巴洛克音乐发展的顶峰。巴赫生前仅以管风琴演奏家著名,去世近百年后,其创作才得到应有的尊重。

  巴赫的作品对欧洲近代音乐的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全人类音乐的进步和发展指明了宽广的远景,为世界古典音乐树立了丰碑。因此,巴赫被称为“西方音乐之父”。

  主要作品:

  1. 《平均律钢琴曲集》

  2. 若干部宗教《受难曲》

  3. 六首大提琴无伴奏组曲

  4. 《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5. 勃兰登堡协奏曲六首

  6. 二百多部宗教及世俗康塔塔

  7. b小调弥撒曲

  8. 《英国组曲》、《法国组曲》等

  (二)、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 1685-1759 )

  闻名的英籍德国作曲家。生于德国哈勒。师从管风琴家查豪学习作曲,后在教堂内任管风琴师及艺术指导。

  主要作品:

  1. 弥赛亚

  2. 参孙

  3. 提奥多拉

  4. 犹大.马克白

  5. 复活

  6. 雷纳尔多

  7. 朱里奥.凯撒

  (三)、古典主义时期音乐风格特点:

  音乐的题材重大、崇尚理性、气势雄伟、逻辑性强、结构严谨、以主调和声风格为主。 具体表现:

  ⑴ 对称美;古典主义追求的是一种基于理性基础之上的对称美。

  ⑵ 音乐内容;古典主义音乐偏向于用音乐来表现重大社会题材以及新兴市民阶层的生活风貌。

  ⑶ 器乐突出;古典主义时期,器乐已经完全独立,成为音乐艺术中的一个独立分支。

  ⑷ 主调音乐;音乐发展进入了从复调织体向主调织体转变的过程。主调音乐蓬勃发展。

  三、代表人物:

  (一)、弗朗兹·约瑟夫·海顿 (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

  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最早期代表,被誉为“交响乐之父”。海顿的音乐之所以具有不朽的价值,因为它面向现实,面向人生,气息清新,朝气蓬勃,令人受到鼓舞;也因为它在作曲技术上奠定了欧洲古典时期的交响曲和室内乐的规范,从而形成了德奥音乐经久不衰的优良传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