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实习报告 > 正文

2024工程管理实习报告范文(第65页)

本文共计11977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0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钢工加工及要求:

  钢筋加工前,详细理解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满足节点构造,搭接长度等要求。画出钢筋大样图,经技术人员校核无误后方可制作。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污伤、油渍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I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I级钢筋末端需作180o弯钩,弯钩的平直段长度不宜小于3倍的钢筋直径。暗柱箍筋末端作135o弯钩,弯钩的平直段长度不小于10倍的箍筋直径。电渣压力焊、套筒挤压用钢筋下料禁止用切断机,一律用砂轮锯,保证钢筋端头质量。

  3、底板钢筋:

  (1)作完垫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并验收合格后,在其上划出地梁、墙、柱和底板钢筋间距分档标志,摆放下层钢筋。

  (2)为节省时间,底板上的钢筋需连接可在钢筋场先行连接,钢筋接头位置应尽量设在混凝土受压区。当处于受拉区时,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接头位置相互错开的尺寸应符合规范和图纸要求。

  (3)绑扎钢筋时,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要全部扎牢,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绑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底铁绑扎完后先请质量部门和监理预验,避免上铁绑扎完,下铁有不合格点时造成大量返工。

  (4)摆放钢筋马凳后,先绑纵横两个方向的定位钢筋,并在定位钢筋上画间距分档标志,然后穿放纵横钢筋,绑扎方法同下层钢筋。马凳腿的钢筋不能落在防水保护层上,距防水保护层距离不能小于35mm。

  (5)墙、柱插铁伸入基础深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根据弹好的墙体、柱子位置线将预留钢筋绑扎牢固,以保位置准确。

  (6)依据设计要求,所有门窗口暗柱主筋均需在底板生根。钢筋工长及质量员应注意检查,不得遗漏。

  4、墙体钢筋:

  (1)钢筋施工工艺流程:修整预留搭接筋→立2-4根竖筋→画横筋分档标志→绑两根横筋→画竖筋分档标志→绑竖筋→绑横筋

  (2)为保证门窗洞口标高位置正确,在洞口竖筋上划标高线,洞口处要按设计要求绑附加钢筋,门洞口连梁处两端锚入墙内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门窗口按照建筑尺寸留设,例如:门口建筑尺寸为2100×900,即为门上口距建筑50水平线1600mm,实际宽度900mm。

  (3)为保证钢筋的平直采用水平拉线、垂直吊线,立墙划线、顶板弹线的方法。

  (4)剪力墙钢筋位移控制:

  ①双排钢筋网片之间绑拉筋,按设计要求为φ6钢筋,间距450,梅花型布设。

  ②竖向采用梯形支撑筋,即用两根(与墙体竖筋直径、高度相同)的竖筋与水平筋焊成梯形,绑在墙体两排钢筋之间起支撑作用,间距1200mm左右。横筋等于墙厚,横筋在竖筋外伸出的尺寸等于墙体横筋直径加保护层厚度,横筋两端要对齐,端头在加工地点刷防锈漆,横、竖筋要焊接牢固不咬肉。

  ③沿墙方向的钢筋间距,除使用定位水平筋外,在浇筑混凝土时,用钢筋格子控制钢筋间距。

  5、顶板钢筋:

  (1)工艺流程:清理模板→模板上弹出钢筋线→绑板下部受力钢筋→绑上层负弯矩筋

  (2)摆放钢筋时,预埋、预留管线、箱盒等要及时配合安装。钢筋搭接、锚固长度符合设计要求,端头拐弯锚入墙体。

  (3)绑扎时除外围两根筋相交点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层筋之间要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层筋位置。负弯矩绑扎时每个交点都要绑扎。

  (4)对于≤250mm的预留洞口,不得进行断筋处理,钢筋应从洞口两侧绕过,必须切断钢筋的应与技术及监理联系解决。

  6、钢筋保护层控制:

  (1)主钢筋混凝土净保护层厚度:基础底板35mm。地下室外墙25mm,其余墙体15mm。梁、柱25mm。楼板15mm。

  (2)垫块制作:用15mm、25mm、35mm高的木条在竹模板上圈边作为模板,用1:3水泥砂浆制作,垫块要表面抹平,厚度一致,切割成30×30mm或50×50mm大小的垫块,垫块中预埋铅丝。

  (3)墙体钢筋竖向保护层的控制,每隔600mm左右绑一块垫块,垫块应统一绑扎在外侧非十字交叉的钢筋上;顶板的垫块垫在底铁与模板之间。护层厚度大于20mm,垫块大小为50mm×50mm,保护层厚度小于20mm,垫块大小为30mm×30mm。

  7、技术质量管理措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