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论文15篇(第3页)
本文共计4223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三)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近几年,商业银行当中,始终大力推广综合性柜台服务,但是随着业务的逐渐增加,对综合性柜台服务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商业银行当中,通常使用的是综合性比较强的软件,为了能够充分应对增加的业务量,需要对综合性应用软件进行不停的优化和升级[1]。此外,银行分工越来越细,促使临柜人员工作过程中经常出现错误。
三、商业银行财务会计管理机构的建立
(一)完善管理体系以及组织结构
一方面,设置相应内部管理机构,成立综合性管理部门,从而对业务线条做出科学协调,从而实现有效的内控管理,对相应业务实施严格核算,并对其进行检查和监督。另一方面,对机构内管理智能做出进一步整合,清晰各个级别监管人员职责关系,促使监督管理整体效能得到有效提升,逐渐建立起风险控制和财务会计等监控网络。
(二)创新理念,强化执行能力
一方面,大力创新财务会计管理理念,相应管理人员,将财务会计报告的管理当做是银行中一种创造价值的手段,明确并抓好财务会计内控管理,认识到,减少损失就是在增加价值[2]。如果出现财务会计控制不到位或者缺位现象,导致银行面临损失,这种情况出现,就相当于减少价值。第二方面,在实施财务会计管理过程中,避免出现教条主义思想和本本主义思想,对财务会计进行管理过程中,需随着银行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适应当前银行运营的需求。进一步实现将制度作为依据的财务会计管理思想,将防范风险作为管理的目的,转变财务会计管理理念[3]。第三方面,财务会计管理机构,要具备较强的独立性,在这一机构当中,财务主管直接向主管会计以及上级财务会计负责人负责,高度重视检查和监督工作,实施问责扣分制度,促使财务会计管理机构的执行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重组业务流程
重视会计的信息化建设,财务会计管理和信息流程之间相互统一,企业当中业务流程如果还停留在传统手工工作状态下,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银行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出现低效多耗情况。因此机构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的有效提升,离不开银行财务流程的重建和科学规划,促使企业能够最大限度的和现代企业发展的内部环境要求相适应。对机构内控制流程进行建设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以及信息流程之间的协调性,对两者风险进行评估和确定的基础上,可以在相对关键的控制点,建立起相应的管理模型,将相应控制参数以及程序一同嵌入到信息系统当中去,实现人机结合、业务、信息处理达到统一的财务会计管理体系.
四、结束语
(一)商业银行中,建立起什么样的财务会计管理机构,需结合商业银行自身具体情况,对市场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建立起科学可行的财务会计管理机构。针对部分经营规模较小的商业银行来说,可以建立起一元化模式,对财务人员和会计人员的工作进行明确分工。人员之间各司其责,促使其各自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对商业银行财务会计管理机构的建立,不建议将人员关系和层级组织的过于臃肿复杂,需要做到精兵简政,实现全面化管理,需要注意的是,防止官僚等情况发生。
参考文献:
[1]李鑫.加强商业银行财务会计内控管理的思索[J].才智,20xx,06:5.
[2]屠敏强.我国商业银行基层机构会计操作管理问题初探[J].金融会计,20xx,03:72-77.
[3]温素彬,李文思.管理会计工具及应用案例——变权方法在商业银行财务状况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xx,05:131-136.
[4]许金叶,袁树民.基于管理会计导向的先进管理系统:商业银行信息化战略定位[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xx,03:34-39.
会计专业论文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以适合社会发展对会计人员的需要是当前高校会计专业培养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就如何培养会计专业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进行论述,希望为高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些思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企业对会计人员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会计专业需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创造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毕业时能迅速适应会计岗位。如何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很快胜任会计工作是高校会计专业要解决的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