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项目管理论文【集锦15篇】(第20页)
81 次下载 26 页 44880 字【 字体:大 中 小 】
4.2.2成本控制当今水利市场竞争激烈,承包单位只有内抓管理、外抓市场,才能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3]。项目的成本控制对于项目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是一项综合的管理工作。它要求项目管理人员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运行成本控制在项目的预算范围之内。水利自动化项目成本控制主要涉及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即对于所有阶段各种设备采购成本变化的控制和项目实施过程的设备和用工数量的控制。对于事后控制(项目实施结束后成本变动的控制)涉及较少。另外项目管理人员也要强化成本意识,例如国内有些地方规定工程量清单中未涉及的工程项目结算时一律下浮。所以这种情况下,如果产生的施工变更较大,项目管理人员应尽量与发包单位签署补充合同(该变更已经构成了合同主体变更),而不是签署主体合同变更。这就需要项目管理人员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另外,做好计划也是成本控制的重要方面,现场车辆及人员的合理调配能很好地控制过程成本。项目的成本控制应该坚持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原则[4]。其实成本与质量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当成本不合理地降低时必然牺牲了质量。质量越差需要投入的返工越多,需要投入的成本也越大。反之,如果一味提高质量的话也势必提高施工成本。
4.2.3系统集成等工作系统集成工作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是单个设备控制调试完毕后。应对工程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行测试,例如包括计算机监控系统测试、视频监视系统测试、信息管理系统测试和系统整体性能、功能的测试。系统测试前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保证设备和人身安全。测试过程中根据工程输水运行调度规则,进行多设备联合调试,包括并联运行调试,不同类型设备的联合运行试验。保证系统能满足工程运行需求。为了更好地控制系统集成过程,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均做好相应的记录,例如安装记录、LCU对点记录、各种线缆分配图等。在现场记录后并进行3方确认签字,并将资料及时归档。水利自动化系统作为工程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门涉及到信息安全要求,特别是纳入到水利部门信息化管理体系范畴的,对其信息安全的要求很高,因此系统从设计到实施、到运行生产均必须有与信息安全等级定位相适应的足够安全防护方案,集成和应用信息安全设备、软件等设施。
4.3项目资料递交和验收
4.3.1项目资料递交总包施工过程中相应的文件要及时上报,第一次开工前提交开工申请、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进场人员基本情况、进场主要设备、施工技术方案申报、施工进度计划、施工项目划分等。开工后的各阶段施工,需提交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报告单等。对于进场的设备要及时提交设备报验单、设备清单,进度施工结束后提交进度付款申请。对于一些设计缺陷,可以在监理例会时进行协商,具体工作流程为:讨论变更方案→形成会议纪要→递交施工方案→递交变更项目价格明细→变更设备报验→申报变更项目款支付。
4.3.2项目验收项目验收分为单元工程验收、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根据工程的不同,如果项目的工种、材料、施工工艺、设备类别比较复杂,单元工程又可以划分为分项工程。所有单位工程验收完成后,发包单位组织进行单项工程的工程竣工验收。工程的划分要求是依据不同的专业或不同的物理地点进行划分。特点是划分的单元工程内具备单体特点,往往是一个设备或一个工艺,分部工程具备单物理地点或单专业特点。单元工程验收是在施工单位完成本单元工作并自查合格后由监理组织进行,项目经理在施工过程中安排技术人员对负责的单元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返工处理,并填写、收集、整理单元工程的原始材料。在分部验收前完成单元工程的质量评定表、单元工程量清单、安装考证表、仪器接线纪录表等的填写,分部验收是由发包人或发包人委托监理人组织进行的,需要分部工程质量评定、递交竣工图纸、分部工程施工管理报告等。单位工程验收由发包人组织进行,需要单位工程施工工作管理报告、工程施工质量自检报告等材料。工程竣工验收由政府相关部门织进行。验收时由验收专家对各单位工程的资料、图纸进行检查,各承包单位对自己承包的工作进行汇报,并接受验收专家提问,最后由验收专家签字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