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英语毕业论文 > 正文

公共英语课程改革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477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6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围绕英语习得,大力拓展英语第二课堂

  面对英语课时的大量压缩,为了能够保证一定量的英语语言输入,可以在校园内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第二课堂,在丰富校园生活的同时,也可以促进良好校园文化的建设,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如组织英语沙龙、英语角以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举办英语晚会增强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开展学生英语社团的活动促进师生间学与教的互动。灵活的英语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固定的第一课堂是第二课堂的基础。

  (三)围绕英语教学,加强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的沟通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有一定的行业背景,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高职英语教师需要打破只关注英语语言的研究传统,建立起与专业教师互通有无的'对口关系,共同探讨各专业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所需的相关英语语言能力。英语教师不仅应当走进专业课堂了解专业知识,也应当深入学生实习现场,强化专业背景,力求做到在教学中用专业知识和行业英语丰富课堂内容,帮助学生以英语为载体学习专业知识。

  (四)围绕英语考核,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方式滞后于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因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并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导的评价体系也应当在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建设中有所体现。在具体考核中,应对学生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进行评价,平时项目性练习、小组中的表现、实训中的语言训练、工作中的合作、第二课堂的参与和贡献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才是教师评价的依据。

  (五)围绕课程建设,共享工学结合资源

  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各专业的专业实训室也可以成为语言实训室,让学生模拟工作情境下的英语交流环境;各专业的实训基地也可以作为公共英语课程的实训场所,在专业实训考核中可以增加英语表达交际能力考评。

  三、结语

  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参加实际工作的机会,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提高了其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了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和了解;同时经过实践工作的锻炼,学生的责任心得到了加强,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提高,职场应变能力得到了训练。总而言之,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打破了传统教育封闭办学的思想和单一的办学模式,提倡走出去、引进来,走出校园进行运用,将职场引进校园帮助学习。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切合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因而,尽管在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实际教学实施中,进行工学结合模式的教学改革需要克服的困难较多,需要解决的矛盾较多,需要投入的精力较多,但是仍需迎难而上,不断探索。

公共英语课程改革论文(第2页)2

  1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现状分析

  1.1高职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差且参差不齐。职业院校因招生分数的影响,生源质量与本科院校相比普遍较差。学生入校时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课堂长期处于一种信心缺失,全无课堂成就感,甚至对于英语课程形成了抵触甚至恐惧的心理,这无疑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的学习讲究循序渐进,在面对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较差且成绩差异较大的现状,大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实施有效教学,教学效果提升不明显,难以刺激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获得感、成就感、兴趣感。因此,英语课堂教学成为高职英语教师所面临的一大挑战。1.2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有待提高。高职院校中的英语课属于基础性学科,且由于学生自身学习基础、课程兴趣、课堂条件限制条件限制等原因,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低、参与度不高,因此,教师大多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且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以及学习效率都没有明显的作用,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教与学的不良循环,致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逐步下降,教师的教学倦怠情绪与学生的学习倦怠情绪也由此产生。因此,职业院校的英语课程教学方法多样化有待提高。

  2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的实施策略

  2.1课程授课方式设置多样化。公共英语课程属于一门通识平台课程,许多高职院校虽均有开设,但因为职业院校的本身性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设计等诸多原因,公共英语课程的授课学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平台课程中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相比始终占比严重偏低。面对课程学时不足的现实,教师应当在原有授课学时的基础上,增加不同的授课方式来弥补该课程学时不足,如利用现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机遇,以微课、慕课等方式,开设一些线上课程来充实课程内容,将一些综合性知识点、特色知识点、延伸知识点、背景知识点用专题模块制作成相关的慕课或微课,让学生进行课后线上学习。这样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弥补学时的不足,也可拓宽学生学习资源的获取渠道,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该课程既定的教学目标。2.2教学方法灵活化。教学方法上的运用应当更加趋于灵活,应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职场交际为目标,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坚持“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原则,融合“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首先,对于英语能力一般的学生,应当充分利用游戏组织、情景创设、角色扮演教学法等,注重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参与度、提升学习成就感为主;其次,对于英语综合能力较好的学生,可灵活混用多种教学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运用能力和英语综合能力。2.3教师注重英语综合能力提升。教师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对于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发展至关重要。教师应做到对基础知识把握的准确无误,还应注重自身专业英语知识的提升和更新,这样教学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符合市场的需求;服务地方的经济。同时,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着重体现语言知识向职业技能的转化。此外,教师还应当提升现代化软件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以此丰富学生的信息来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公共英语课程改革奠定技术基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