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 正文

(精选)计量经济学论文14篇(第12页)

215 次下载 26 页 45355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改进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一)多媒体为主、板书为辅的多样化教学方式

  计量经济学涉及到大量的矩阵运算、概念、公式、图形和软件分析结果,教学完全回归板书并不科学。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离不开多媒体,且应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在讲解案例、展示计量软件的分析结果时,使用多媒体进行展示,既直观又准确且大大缩短了教学时间。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播放教学相关的视频和图像,能使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比如,笔者在讲解总体回归模型和样本回归模型时发现学生经常把两类模型的表达式弄混,于是,笔者借用了一张以一顶大帽子遮住整张脸的当红明星LadyGaga的图片,告诉学生,这是笔者带着帽子在模仿LadyGaga。然后再告诉学生联想着记忆,样本回归模型的表达式与总体回归模型的表达式最直观的区别在于样本回归模型的参数带着帽子,因为其存在的意义在于"模仿"估计总体回归模型。经过这样的讲解,学生非常牢固的记住了样本回归模型的意义以及其与总体回归模型的区别。主要应用多媒体,但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辅之以板书。在讲解较难知识点时,应给学生留一定的'思考时间。比如,介绍"虚拟变量陷阱"这一概念时,由于这一概念较为抽象,可结合板书进行讲解。由板书一步一步推导,这样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教师也容易掌控学生的接受情况,并随时作出调整。

  (二)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合理衔接

  对计量经济学课程而言,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两个组成部分,二者缺一不可,因此,两者的合理衔接至关重要。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两者应统筹规划,根据教学内容的进度来合理安排实验教学时间,每章的理论教学完成之后,紧接一次实验教学,由老师结合例题讲授和演示理论方法的软件实现,安排学生完成布置的作业,然后老师再对学生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从而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结合这学期授课的经验,笔者认为安排4次实践课,7个实验比较合适。实践课的教学内容仍然较多,时间较紧张。笔者思考,能否采取老师指导结合学生互帮互助的方式完成这个"困难任务"。具体做法是,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把成绩好积极性高的同学与学习主动性弱的同学均匀分配到各组里。课上,老师统一进行操作演示,学生操作环节,老师不针对每一位同学单独辅导,而是针对小组内部消化不了的问题进行集中辅导。这样,既保证了紧凑的课堂教学与实践得以完成,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语

  《计量经济学》作为教育部制定的经济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经济学类专业很多高级课程的基础,加上经济学前沿的研究大多需要运用到计量经济学方法,因此,怎么强调这门课程的重要性都不为过。但是由于这门课程本身较为难学,学生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等原因,使得三本院校计量经济学的教学面临不少问题。但是笔者相信,只要正视三本院校教学的特殊性,积极看待计量经济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不断探索解决方法,一定会使三本院校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计量经济学论文 篇8

  针对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面临的困境,如学生厌学,成绩下降等问题,结合学生及课程特点分析学生厌学的原因,提出减少理论教学、重视实践教学等相应对策,着重对学生计量分析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一、引言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以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实际观测资料为背景,以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为工具的研究经济现象,分析经济变量间的数量关系,揭示经济规律的交叉学科,对于我院的全日制本科经济类的学生主要讲授内容有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包括一元模型和多元模型;放宽基本假设的计量经济模型,包括异方差、序列相关、多重共线性和随机解释变量问题;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等[1]。

  1998年7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在第一次会议上,讨论并确定了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8门共同核心课程,其中就包括《计量经济学》。将《计量经济学》首次列入经济类专业核心课程,是我国经济学学科教学走向现代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标志,对我国经济学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兴趣不高,成绩下滑。很多学生不能按时上课,或者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抄袭作业。期末考试的平均成绩只有70分左右,不及格的学生占到8%以上,远差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课程的成绩。对于《计量经济学》这样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如果成绩太差,将造成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弱,缺乏定量分析的意识,进而影响到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因此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教学工作者的重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