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5篇)(第3页)
本文共计2720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教学反思三:善用学生实验及趣味实验。
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是最大的,每次有实验时候,连最不学习的学生也会目不转睛的看着实验,物理教材中有许多学生实验及有趣小实验,既生动又形象,能使学生在分工合作,观察、记录、分析、描述、讨论等过程中获得与概念、规律相联系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千万不要因实验仪器或教学进度的原因放弃实验,而失去一个让学生动手的机会。有趣小实验更能发挥这种作用。
例如:在讲述压强一节时,我用以玻璃片盖住装满水的杯子,然后倒过来,发现玻璃片并不会象我们所想的一样掉落在地上,而是象杯子有吸引力一样被紧紧的吸在杯子上面了;激发他们探究新知识的积极性,让教学内容事先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习的内容富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惯性一节时,我先给大家演示一下惯性小球的实验,然后让他们自己做一下,来体会一下,把笔或者文具盒放在一张纸上,迅速抽出纸张时发现放在纸上的物体并没有随纸一起运动,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迫使其回到课本中找到答案。
在讲授声音的发生时,可让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喉咙,让学生惊奇的发现原来每天都听到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而产生的等等,这样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懂得在社会中如何对待和应用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应用能力。
总之,物理知识和科学技术、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关注现代物理科学技术的新科技、新成果、新动向,都能使使学生真正了解到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使物理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过程,让学生感悟到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的奇妙和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科学知识的最大潜能,真正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3
在初中阶段,物理是一门重要学科。同时,物理学习对于许多初中生而言也是一大难题,学生感觉物理十分抽象,惧怕物理,甚至有些学生丧失了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因此,有必要对物理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行改革,使学生能够重新找回学习物理的自信。探究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探究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理论简析
1。探究教学的科学定义。
探究教学,是指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到初中物理教学中,使学生对相关的物理知识进行探讨,加深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教学实质上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科学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探究教学关注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二是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探究教学的本质在于,教师不是直接地把所有的物理知识告诉给学生,而是教授给学生探究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索。也就是说,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给学生方向,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相应的答案,使学生对于相关物理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通过这种实际探索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能够将物理学科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对物理不再感到陌生,不再觉得物理抽象。
2。物理探究教学的理论意义。
物理本身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探究过程。正是由于许多物理学家的不断探索,才有了我们今天所学的物理知识。我们所学习的物理知识,都是前辈探索和发现的。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告诉学生结果,而忽略了探索的过程。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虽然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是只是教师进行探索,而学生仍然是一个旁听者,没有融入到实际的探究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策略分析
1。明确学生在探究教学实践中的中心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