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古代文学戏剧小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330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另一方面,戏剧文学中的动作与反动作形成的冲突,又可以发生在二人或二人以上。黑格尔说:“人类情感和活动的本质意蕴如果要成为戏剧性的,它(本质意蕴)就必须分化成一些不同的对立的目的,这样,某一个别人物的动作就会从其他发出动作的个别人物方面受到阻力,因而就要碰到纠纷和矛盾,矛盾的各方面就要互相斗争。”"别林斯基也说:“戏剧不在于仅仅的对话,而是在于谈话的一方对另一方生动的影响。例如,有两个人关于什么事在争吵了,这里不仅没有戏,而且没有戏的因素;但如果争吵的双方都想争取压倒对方的优势,力图损伤对方性格的某些方面或触痛他脆弱的心弦,如果从这里透露出他们的性格,争吵的结果使他们彼此有了新的关系———这就是一种戏了。”

  高中语文第四册《窦娥冤》中[端正好]、[滚绣球]两曲中,就表现了主人公窦娥与肮脏的社会的抗挣,而且指天骂地。在他心目中,“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而事实却是“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也这般顺水推船。”所以最后发出一声呼喊:“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窦娥作为封建时代的一个弱女子,他要抗挣的却是天地。难道她真的不知道“天高地厚”吗?不,恰恰相反,展现在读者面前却是一个活生生的无比坚强与勇敢的反抗者形象,我们除了同情,更多的是敬佩。

  在《长亭送别》中,崔莺莺却是另一类型的反抗者形象,她作为相国小姐,为了追求幸福美满的爱情,敢于同封建卫道士的代表———老夫人做斗争。在《西厢记》全剧中,以红娘、崔莺莺、张生为代表的同老夫人的斗争是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尽管在《长亭送别》中并非激烈之处,但从崔莺莺的语词中不时的爆发出抗争的火花。老夫人说:“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没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对于老夫人的追名逐利,崔莺莺在[朝天子]、[二煞]中却作了暗示性地鄙视与反抗:“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这道出了与老夫人截然相反的态度,甚而至于与其唱反调“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虽然母女二人之间没有直接地面对面地互相指责、对抗,但崔莺莺的反抗之情却流露无遗。通过这些冲突性的语言,深刻地刻画了崔莺莺的人物形象,同时这冲突也为全剧的发展设置了悬念,为剧情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总之,古典戏剧文学中,行为动作发自内心的意志和情感,由内心动作转化为外部动作,是戏剧文学中的一大特征,其中更多地注目于内心意志的展示,强调外部动作形成过程把舞台空间腾给人物灵魂深处的内心的流动,即所谓的“乐者,心之动也”。王夫之将其归结为“长言永叹,以写缠绵悱恻之情,诗本教也。”以舞台演出为目的的戏剧文学(“案头剧”除外),它的语言应该而且必须同表演结合起来,使戏剧文学语言具有动作性。正如著名京剧演员盖叫天所说:“应当把人物的口吻、语气、神态和说话时该是怎样一种动作,隐隐绰绰都包含进去了。这给演员再现人物提供了多么便当的条件……作为台词,必须词里有意儿,意里有艺儿,艺里有形儿,形里有神儿,是为上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