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财务管理 > 正文

论作业成本法论文(精选12篇)(第3页)

本文共计4358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6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比较实用的一种计算成本的方法就是作业成本法,以企业的成本管理作为视角而言,作业成本法不但可以对作业成本进行分析,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控制和管理作业成本,从而有助于降低成本消耗,优化生产结构和资源结构,最终在减少企业生产成本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柏思萍,陆子平,钟锦云.价值链理论下的广西大都目标成本管理分析[J].会计之友,2016,(9).

  [2]宋丽莉.完善企业经济管理中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以建筑企业为例[J].中国商论,2016,(31).

  [3]车嘉丽,段然.战略差异度、女性高管与企业成本粘性——来自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6,(6).

  论作业成本法论文 篇2

  【摘 要】作业成本管理最早于20世纪40年代由Eric Kohler提出,其演进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作业成本法出现阶段,二是作业成本管理衍生阶段,三是作业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等先进管理思想结合应用阶段。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作业成本管理的研究进行综述,详细展示了作业成本管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并指出了目前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关键词】作业成本管理;作业成本法;研究综述

  一、引言

  从20世纪40年代末起,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航天空间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开始在美国爆发,随后迅速扩展到大洋洲、西欧、日本及世界其他地区,其影响涉及到国民经济的所有重要部门和科学技术各个重要领域。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上,高度自动化的先进制造业随之诞生,产品的生产再也不是主要依赖人工,而是主要依靠先进的机器制造设备。而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是以产品数量为基础的,重视直接成本的计算与控制,对间接成本的分配则重视不够,已愈来愈不能应对企业制造环境变化及其成本结构转变所带来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作业成本管理应运而生,并作为一种新型成本管理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及企业所重视。

  作业成本管理是指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以提高客户价值、增加企业利润为目的的新型集中化管理方法。它是一种前瞻性与全面性相结合的新型成本管理模式,是成本管理与作业管理相融合的产物,它是传统成本管理为适应竞争环境变化所做出的一种改进性变革,也是当代成本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论文主要是对国内外学者关于作业成本管理的研究进行综述总结,为后期的深入研究打下铺垫。

  二、国外作业成本管理研究的兴起和发展

  作业成本计算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朔到20世纪40年代。1941年,美国会计学家Eric Kohler基于对水力发电活动的思考,在《会计论坛》杂志发表论文首次对作业、作业账户设置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他认为“作业就是一个组织单位对一项工程、一个建设项目、一项规划以及一项重要经营的各个具体活动所做出的贡献”,并提出“每项作业都要设置一个账户”。1971年,George J.Staubus出版《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一书,阐述了“作业”、“作业会计”、“作业投入产出系统”等概念,他认为成本计算的对象不应该是完全产品,而应该是作业,并提倡建立一套作业账户来计算作业成本。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先进制造系统的大力发展与推广,整个西方公司的传统管理思想和方法技术遭受巨大冲击,亟需变革,这就促使大批西方会计学者重新审视传统成本会计系统,从而掀起了西方研究作业成本计算的热潮。这期间影响最大的应当是美国学者Robin Cooper,他通过对美国公司进行调查研究并从1988年起在杂志《成本管理》(Journal of Cost Management)上相继发表了四篇探究作业成本法兴起的文章,提出了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发展了George J.Staubus的思想。而后Robin Cooper与Robert.Kaplan合作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文章,系统地探讨了关于作业成本法的定义及现实意义、成本动因的选择、运作程序、成本库的建立等重要问题,为作业成本法的研究奠定了基石。

  在此之后,由于以计算机的推广普及,以计算机为主导的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化程度日渐提高,以传统成本法为计算思路而导致成本信息失真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而作业成本计算法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成本计算的正确性,这就使得作业成本法的研究空前高涨。1991年,波特兰教授Peter.B.B.Turney在其专著《ABC的功效:怎样成功推行作业成本计划》一书中首次将成本管理与作业成本计算联系起来,并全面深入的分析了作业概念与成本动因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