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古代酿酒技术(第2页)
87 次下载 2 页 2280 字【 字体:大 中 小 】
对于发酵成都的控制和温度的调节,直接关系的酿酒的成败。无论是发酵温度过高还是发酵温度过低,都会引起酒液的变质。《礼记》中记载:“酒正”辨五齐,一日泛齐,二日醛齐,三日盎齐,四日醒齐,五日沉齐”。这五齐就是发酵过程中的五个阶段。“泛齐”就是开始发酵时二氧化碳将谷物冲到液面的阶段;“醴齐”就是有了淡淡酒味的阶段;“盎齐”是指气泡增多,有声音发出的阶段;“醒齐”是颜色变红,酒味加重的阶段;最后气泡消失,发酵完成,糟粕下沉,就是“沉齐”阶段。
在控制发酵过程,温度的调节是关键。温度的过高或不足都会影响酒的质量。酿酒过程中的糖化和酒化是同时进行的,这就存在着微生物活动的矛盾,也可以说是温度和代谢产物的矛盾。淀粉酶的催化不宜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反之则会影响到后一阶段的糖化。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规律:将温度控制在一个对淀粉酶和酵母菌都有利的范围内,让淀粉酶和酵母菌同时进行催化。这种酿酒工艺流程是我国特有的发明。
(4)分批投料法
分批投料法从根本上解决了发酵温度控制的难题。其特点是规定了曲量应把照酒曲的酿造性作为酒化标准。在以后的过程中,根据这一指标及时分批投料,直到到达曲的酒化指标上限为止。其中《齐民要术》对这种方法作了详细说明:投料要先多后少,而且必须根据发酵的强弱来投。投料时间必须及时,否则会影响酒质,早了可能引起发酵中止,不但会导致酒味淡薄,还会导致酸败。
参考文献:
[1]张东亮,王启军,张水华.生料酿酒工艺概述[J].酿酒,2006(06).
[2]张拴力.生料酿酒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J].酿酒,2007(06).

浅谈计算机网络防御策略求精关键技术研究论文
浅谈高等数学对于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浅谈教育实习对于师范生成长的重要性
浅谈重要性概念在审计中的运用
功利主义对留守儿童文学创作的影响论文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实践的贡献与影响论文
关于莫里森《慈悲》的叙事的文学性论文
论文学批评美文
廊桥下的爱与责任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下的解读论文
网络文学著作权的保护问题论文
论爱伦坡文学理论中美的概念论文
文学批评理解的复杂性研究论文
网络文学对思想政治的影响论文
家庭因素对孩子心理成长的影响
戏曲对网络传播的影响论文
基因对情绪的影响论文
绩效沟通对员工成长的影响
网络文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论文
网络文学传播对传统文学的影响论文
幼儿教育中提问能力的培养探幽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