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学生粗心大意的成因及对策教育论文

本文共计237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学生粗心大意的成因及对策教育论文

  目前,不少小学生在进行运算时,常常会出现会而不对,或对而不简,或对而不快,表述不严密,不全面等现象。还常常听到一些教师或家长或学生本身在分析原因时说:"唉!这道题本来是会做的,就是因为粗心大意,所以做错了。"似乎一句"粗心大意"就可以为运算错误开脱。我认为:"粗心大意"本身就是运算能力差的一种表现。从这个角度来认识"粗心大意",才更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学生粗心大意的成因及对策教育论文

  运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所要培养的三大基本能力之一,它是逻辑思维能力与计算知识、方法、技能技巧相结合,在处理数量关系方面的表现,它不可能独立存在和发展,而是与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等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形成的一种综合的数学能力。运算能力的基本要求是正确性、迅速性和简捷性。

  一些常见的“粗心大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小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比较笼统。

  小学生的感知一般说来比较笼统,不够精细,尤其是低年级更为突出。例如学习两位数的加减法时,常常56误抄写65,有时从草稿上抄到作业本上,一搬家就变了样,把0。231抄成0。123。另外,小学生的视觉有选择性,一些新奇的、感兴趣的部分首先映入眼帘,从而掩盖其他部分。如计算200+10—200+10,很多学生算出0,学生把关注点过多地放在两个相同的数相减,而忽略了运算顺序。

  二、 引起小学生注意的范围比较窄。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范围也不够广。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把注意力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时,往往容易出现"丢三落四"的现象。如计算:150+16×5—22

  =150+80

  =230—22

  =208

  学生在第二步计算中把22落下来,而到第三步又把22写上,形成了不等式。

  三、 小学生容易受定势思维干扰。

  在计算方面表现为原有的计算法则干扰新的计算法则的掌握。例如在学习小数加减法时,开始总有些学生不把小数点对齐,仍把小数的末位对齐,原因是受整数加减法的影响。初学带分数减法时,分数部分不够减时,要从整数部分借“1”,按照分数部分分母是几,同分数部分相加。而有些学生受了整数减法法则的干扰,不管题目中被减数的分母是几,一律借“1”当十,使结果出现错误。

  由此可见,“粗心大意”不是一件小事,更不是说“以后注意一点就行了”这样轻描淡写就能解决的。“粗心大意”是运算能力差的一种具体表现。数学的运算与数学的基本知识、学生的思维品质以及一些心理素质密切相关。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克服“粗心大意”,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呢?

  1、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概念、公式和法则是运算的依据和基础,基础不扎实,是很难准确进行运算的,更谈不上运算迅速了。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使学生明确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明确结论是什么、结论成立的条件是什么,在什么范围内适用。对那些相关的知识、容易混淆的概念、公式、法则等,还应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如列表、图示等办法进行比较、分析,弄清它们的异同。还要注意探讨记忆的方法,进行有效地记忆。

  运算步骤、方法也是不容忽视的。数学的运算很多都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解题方法不可一概而论。第一步应该做什么,第二步应该做什么,第三步应该做什么,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学生如果没有掌握这规律,运算时便无从下手,只能胡乱猜测。

  2、要重视思维品质的培养。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而思维品质的优劣则具体反映着思维水平的高低,思维水平的高低则直接影响着运算的速度与成败。因此,加强思维品质的培养对运算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思维品质主要是指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广阔性、创新性和批判性。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暴露教师的思维过程,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暴露专家(教材的编者)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充分展开思维活动;加外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即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再次,要注意有针对性地加强思维训练,特别是对错例的.分析。错例是很难得的针对性,很强的思维训练的素材,经过加工后,能在这方面发挥很好的作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