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探讨教育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教育理论论文(精选11篇)(第4页)

本文共计3401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4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提升师资素养

  教师作为主导,是现代教育技术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关键,其综合素养建设尤为重要。在高等院校既有的师资队伍结构中,年轻教师善于创新,对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能够较为熟练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但是教学理论造诣相对薄弱,而年长的教师则恰恰相反。因此,高等院校应重视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其战略认知,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多样化的培训教研活动,及时传导先进理论思想,包括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等,促进教师间的交际互动,分享有效的教学经验,进而提高整体师资队伍水平,树立他们强烈的创新优化意识。同时,高等院校还可邀请教育技术领域专家开展论坛、讲座等活动,展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成果及特性,丰富思政教师的技术理论构成,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在此过程中,高等院校应建立健全教学考评机制,就思政教师的理论课教学行为进行审查,了解其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不足或缺陷,继而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教研活动,保证其实效性。

  3.注重信息整合

  思政理论课教学涉及的内容繁多,知识构成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概念性,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思政理论课教学应注重多样化信息的整合,建立具有专业属性的共享库,提高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前沿性以及多样性,减少教学资源重复建设浪费现象。在具体的践行过程中,可由思政教育主管部门牵头,把思政理论课教师和现代教育技术人才聚合起来,根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设计开发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包括案例库、试题库以及课件库等,在降低教师日常工作难度的同时,促进各地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另外,思政教育主管部门还需由专人负责教学资源共享库的信息监控工作,及时更新其中的内容构成,积极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削减多元文化生态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保持并扩大社会主义建设成果。而在思政理论课堂上,教师则需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共享库,明确各阶段的工作重点,清晰知识构成脉络,分化出重难点部分,并通过图片、影像、视频等方式呈现给学生,深化其理解。

  4.创新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技术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应用的明显特性是促进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但是在此过程中,传统方法是前人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在某些方面亦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应精准定位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差异功能,结合实际需求,将两者以不同的方式串联使用,抑或单独使用,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具体而言,在思政理论课的前期宣导阶段,教师可针对基础知识进行灌输,使学生脑中形成一个系统、宏观的概念,继而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丰富,拓展学生知识视界,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素质。在此过程中,教师可结合生活实例,创设虚拟现实情境,并提出相关探究性课题,组织学生协作讨论,了解事件背后的精神思想,并逐步内化其内在的一种品质。同时,教师作为教学主导,应主动参与到学生群体讨论当中,观察各小组动态,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引导,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此外,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思政教师还可加强与学生之间的线上互动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生活、学习状态,延展思政教育时空。总而言之,现代教育技术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其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在思政理论课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理性认知现代教育技术功能定位,立足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并以此为依据,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构成,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注重提升学生主观能动力,在持续的改革探寻中,采取更多有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措施。

  参考文献

  [1]杨琴.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思政理论课中的应用探析——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8(01):143.

  [2]刘希岩,杨玉君.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问题综述[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7,6(03):90-91+99.

  [3]莫梅梅.试析现代教育技术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3(01):132-133.

  探讨教育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教育理论论文 篇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