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探讨教育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教育理论论文(精选11篇)(第10页)

本文共计3401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4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多元评价,促进发展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引导,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评价,将多元智能发展融入到评价当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强化情感评价。例如在音乐欣赏课、音乐朗诵课、演唱等环节中对学生情感与态度进行评价,促进学生心灵与音乐的融合,提升其音乐审美素养。其次,强化学生音乐知识与技能评价,基于学生音乐学习情况以及中学音乐课程特征,展开合理性技能评价,提升音乐学习实践性。此外,针对学生个性发展情况,可通过个性化评价的方式,培养学生音乐创造性,例如一些学生音准好,一些学生会舞蹈,也有一些学生“五音不全”,但会乐器,针对此情况,利用个性化评价“扬长避短”,给予学生自我表现与展示的机会,提升其音乐学习主动性,激发其创造思维。

  四、结语

  总而言之,多元智能理论对中学音乐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我们应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与总结,通过建立多元智能教学观念、因材施教等手段,最大程度发挥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指导作用,解决音乐教学现实问题,打造高效的中学音乐课堂。

  [参考文献]

  [1]潘贵涛.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实践探索[J].好家长,2017,20:56.

  [2]曲振巍.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北方音乐,2017,13:188.

  [3]钱彩霞.实践多元智能理论,呈现高效音乐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7,18:47.

  探讨教育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教育理论论文 篇5

  多元智能理论的出现,对教育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高职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为促进高职音乐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学会演唱技能之外,还要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让他们可以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促进高职音乐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一、高职音乐教育中的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多元智能理论作为重要的教学理论,其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撑,对高职音乐教学的开展也具有积极的指导价值。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概念多元智能理论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例如,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博物学家智能等,它们相互独立,是个人在遇到某些问题时,为解决难题、突破困境而产生的创造能力。该理论对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因而在高职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

  (二)高职音乐教育的要求传统高职音乐教学主要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实践教学和学生综合技能的提升,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都有不利影响。新时期,随着整个社会对高职音乐教育的要求提高,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外,还要善于开发学生的多项智能,提升学生的音乐创编、演奏技能,培养复合型人才,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更为有效地融入学习之中,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高职音乐教育中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意义

  在新形势下,整个社会对高职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提升,多元智能理论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和支持,其顺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和就业市场的要求,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因此,将该理论应用到高职音乐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高职学生在音乐理论知识、表演技能、韵律感、节奏感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采用单一的、固定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而多元智能理论可以全面评价学生的优势智能和劣势智能,强调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为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因而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和充分利用优势智能,弥补劣势智能,掌握学生的个性差异,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为高职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高职音乐教育应该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其综合技能的提升。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具有多种智能,教学中要善于组合多项智能,为整个社会培养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采取以能力为中心的模式,强调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表演机会,组织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多项智能的综合发展,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实用型人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