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正确理解马克思“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及其现实意义
本文共计255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浅谈正确理解马克思“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及其现实意义
1881年2月底至3月初,马克思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中,使用“卡夫丁峡谷”来比喻制度的“一切可怕的波折”或“一切极端不幸的灾难”、“一切苦难”。三份草稿都比正稿论述得详尽,特别是《初稿》最为完整。在《初稿》中,马克思首先指出,《资本论》关于资本主义生产起源的分析所得出的“必然性”“明确地”“限于西欧各国”。马克思接着详细分析俄国“(村)公社”的特征,认为它从制度上为过渡到共产主义的集体提供了(内部)条件,同时,由于它“和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是同时代的东西”,所以它可以吸收后者的“一切肯定的成就”,包括“采用机器、轮船、铁路等等”,从而为“公社”的小土地经济改造成为共产主义的集体经济提供物质(外部)条件。只要俄国“农村公社”不继续受到破坏,并很好地利用上述内外部条件,那么,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的成就用到公社中来。或者说,俄国的“农村公社”“它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享用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在《初稿》的最后部分,马克思承认当时的俄国“农村公社”正处于“危险境地”。“要挽救俄国公社,就必须有俄国革命。‘如果革命在适当的时刻发生,如果它能把自己的一切力量集中起来以保证农村公社的自由发展,那么,农村公社就会很快地变为使俄国比其他还处于资本主义制度压迫下的国家优越的因素。”马克思在复信的正稿中也写道:“我深信:这种农村公社是俄国公社新生的支点;可是要使它能发挥这种作用,首先必须肃清从各方面向它袭来的破坏性影响,然后保证它具备自由发展所必须的正常条件。”
1882年1月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署名的《(共产党宣言)俄文版序言》中也谈到这一观点:“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社所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
马克思本人正是在上述三处谈到俄国当时可以不经历资本主义制度而进入共产主义发展阶段。
在对马克思的上述设想的理解上,学术界存在不少争论。但是,在马克思是否认为这一设想的实现必须以西方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取得胜利为前提条件这一问题上却几乎没有争议。在笔者看来,这一问题是非常关键的。人们一般都认为,马克思与恩格斯一样也主张必须以西方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取得胜利为前提条件。其主要论据是上述所引的《(共产党宣言)俄文版序言》中的那段话。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误解。其实,马克思并没有附加这一条件。马克思在上述两封信中,尤其是在详细论述这一设想的《复信》及其《草稿》中,都没有提出这一条件。马克思所提的条件只有两个:一是保证“农村公社”的自由发展;二是吸取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就(果)。至于《(共产党宣言)俄文版序言》中的那段话,它只是表明,如果当时俄国首先发生革命(推翻沙皇的革命,不一定是主义革命),那么,它将促进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发展,而后者又会反过来支持俄国革命,这样,俄国“农村公社”将可能得到巩固和自由发展,从而有可能吸取西方资本主义的成就而发展起共产主义的集体经济。可见,这段话并没有要求西方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取得胜利”作为前提条件。况且,1881年10月至12月,马克思患过重病,12月他还遭受爱妻逝世的沉重打击,并前往英国南部海岸疗养,1882年1月16日才返回伦敦,而这篇序言所署的日期是数日后的21日。[1刚据此,我甚至猜测,这篇序言可能主要是恩格斯写的,因而可能较多地加入了恩格斯的意见。
恩格斯在这一问题上与马克思存在观点上的差别。应当指出,他们俩在根本的和绝大多数问题上的观点是一致的,不能像西方有些学者那样认为他们.人的基本观点是相互对立的;然而,也不能苛求他们在任何问题上均持完全一致的观点。恩格斯确实多次明确提到并特别强调上述“前提条件”。例如,他在1875年写的《论俄国的社会问题》中强调:“没有西方无产阶级的胜利,目前的俄国无论在公社的基础上,还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都不可能达到对社会的社会主义的改造。”

物体论原理
生态哲学论文
具身认知理论下武术教学的哲学探究的论文
关于对现代逻辑中量词的逻辑哲学进行分析论文
浅析生态哲学理论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指导论文
《孟子》中的咸丘蒙之问的哲学思考
西方哲学史的论文
钢琴教学中的现代教育论文
面对现代西方哲学困惑的若干思考
意大利留学奖学金可以给怎样人士介绍
关于医学论文发表必须了解的12个词
SCI论文发表全流程解析概要
医学论文发表经验总结
毕业论文(设计)格式及打印装订要求
SCI论文发表的一些技巧分享
本科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与书写格式
高级工程师该怎么发表论文
学术论文的写作要求及学术论文的写作注意事项
本科生、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价值对比探究
高校图书馆学术论文发表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