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语文”教学的支架类型探析(第3页)
本文共计372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生:(做动作)
分析:在教学“抚摸”时,教师先让学生想象“抚摸”的感觉。生活中,这种感觉学生经常能体验到。接着,再让学生做动作。最后,在生活经验的帮助下,学生再来感受诗歌:春天到了,春风轻轻吹拂,春雨淅淅沥沥,春天就像一位美丽的姑娘,用她温暖、轻柔的玉手,像母亲般抚摸着大地,原本枯黄的大地顿时一片新绿,生机盎然。通过调动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并进行活动操作,以此进行实践式支架的搭建。
3、实践式支架的操作要求。(1)当理论知识有一定难度,而该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了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就可以搭建这样一个实践式支架,让学生在支架的帮助下获得知识和技能,学生便会兴趣盎然。(2)实践式支架的搭建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也可以通过活动操作来完成。(3)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技能投入到新知识点的学习中时,支架便完成了它的使命,可以拆除。
支架原是一种物件,一个建筑学术语,后来被引申为一种学习策略,这不仅仅是一个词义上的变化,更是人类在求知历程中善于把物质财富转化为精神财富的一种智慧体现,也给教与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支架式语文”教学把支架引入语文教学中,是这一新的教学策略在具体学科中的运用。它不只是一种教学方式的简单套用,而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构建,一种教学主张的产生。我们期待它能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变化。

论文客服 微信扫一扫

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