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汉数字的文化内涵差异(第3页)
本文共计474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6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在英语国家中,人们基本没有关于“四”字的忌讳。不过有一个小的例外,在选择结婚日子时人们一般避开周四,因为他们认为“星期四,运气衰”。
2、“十三”
英语中人们把“十三”看成是头号大忌,这也自然有其文化渊源。中古时代的西方,绞人的绞环有13个绳圈,绞台有13个台阶,郐子手薪金是13个钱币。《圣经》说流传更广,影响最深。耶酥和他的12个门徒共进最后的晚餐时,由于13人中有一个叛徒的出卖,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西方人忌讳13就像逃避瘟疫一样。高层建筑隐去第13层的编号;医院不设第13号病房;飞机、火车、剧场等都无第13排、13座;重大的事情也都不在13号那天去做。
当西方人千方百计地避开十三,以免触犯大忌时,中国的老百姓却乐于接受十三。北方的戏曲和曲艺的押韵都定为“十三辙”;儒家的经典有《十三经》;明朝皇帝的陵墓有十三座,统称“十三陵”;北京同仁堂药店有十三种最有名的中成药,号称“十三太保”。
以上几组数字在英汉文化中被赋予了比较特别的文化涵义。至于“一”、“二”、“五”、“八”、“十”这几个数字在英汉文化比较没有特别的涵义,主要是关于数量的使用。但是中国人偏爱数字“八”,主要是因为它的发音与“发”谐音,因此电话号码、手机号码都偏爱有“八”这个数字。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事物都由阴和阳两方面构成,只有阴阳交合,才能滋生万物。《周易》认为宇宙起源于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进一步衍生,成六十四卦。在这种文化关照下,事物都是从一化为二、二化为四、四化为八的几何梯级发展。因此,双数在汉语中蕴涵着吉祥的文化内涵。中国人喜欢双数的偶合义,追求好事成双,渴望双喜临门,人际交往中送双份礼,以及作为文学形式的春联和作为修辞格的
对偶,无不体现出汉民族对偶数情有独钟。汉语习语中形容处事有方是“四平八稳”,形容交通便利为“四通八达”,称美不可言的境界为“十全十美”,极有把握为“十拿九稳”。由此可见人们对于双数的崇拜。
英语国家的人们则往往视单数(13除外)为吉利数,表示更深程度时,常在整百整千的偶数后面加尾数“一”。如:one hundred and one thanks(十分感谢,万分感激)、have one thousand and one things to do(日理万机)、a thousand and one ways to help(很多种方法)。此外,如上所述,英语国家的人们对“三”、“七”等单数也信奉为幸运数字。


语文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措施探讨论文
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网站推广的作用
浅谈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精选12篇)
浅谈教育技术对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
浅谈成人教育的作用
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制动问题
电力信息化应用中产生的问题
知识管理与高校图书馆管理MPA论文范文
分析国际市场下的国际运输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实践策略
服务预售及其实施策略探究
BSC下的高校绩效管理研究
民族音乐在音乐艺术中的作用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秘书的说话艺术
英语文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莱辛文学作品中的象征符号文学论文
浅谈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语文教学论文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嵌入式软件应用于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价值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