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论文(第3页)
65 次下载 5 页 8306 字【 字体:大 中 小 】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有: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促进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健康领域要求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因此,我园将从小班幼儿入手制定科学的一日作息安排,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及条件,科学、合理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现状分析
由于家庭环境的不同,幼儿入园前接受教育的各异,导致幼儿的能力参差不齐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家庭环境优越,幼儿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一个孩子少则两个家长进行教育,多则5-6个家长围着转,由于父母、长辈过分的娇惯和溺爱,无形中养成了幼儿动手能力较弱、适应能力较差、任性、怕吃苦,以自我为中心等现象。
(2)如今的80后、90后父母生活优越,自身的自理能力就不太好,很多家庭琐事都由保姆进行打理。因此,这部分幼儿的自理能力也较弱,而家长却对教师要求极高,对孩子却是0要求。
针对以上情况,加强小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是幼儿园的责任。
二、习惯养成目标
2.1生活习惯的养成
(1)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睡眠习惯、饮食习惯、盥洗习惯良好。要求:能早睡早起,有午睡的习惯;按时进餐,吃好早餐。不挑食、不偏食,能少吃或不吃不健康的食品;能按需饮水、如厕。
(2)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要求:在帮助下能穿脱衣物、鞋袜,不穿反鞋;会整理自己的玩具、图书等用品。
2.2卫生习惯的养成
了解和掌握初步的卫生常识和技能。要求: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会正确的洗手方法,知道饭前、便后,游戏后要洗手。
三、幼儿习惯培养的内容和方法
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把习惯培养渗透在一日生活中。
根据幼教中心质量工作计划:进一步优化幼儿生活一日常规。着力解决以往一日常规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一日活动安排以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为核心,以科学、合理、流畅为原则,将行为习惯教育渗透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
3.1进餐环节
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进餐条件及环境从而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3.1.1餐前准备
摆放餐具:保育员教师在进餐前将消毒好的餐具整齐地摆放好,并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摆放渣盘等服务工作。
餐前洗手:教师组织幼儿有秩序地排队洗手,并指导幼儿按照洗手六步骤认真进行。
播放音乐:幼儿进餐时教师们为幼儿播放轻音乐,使幼儿在轻松、优美的音乐中安静、愉快地进餐。
3.1.2餐中指导
排队等候:为了增强幼儿的秩序感,我们专为幼儿设置了排队等侯一米线,让幼儿在进餐、饮水、入厕等环节中学会排队耐心等待。
正确使用餐具:幼儿进餐时,教师会教幼儿怎样正确地使用餐具,引导幼儿不挑食。保持桌面的干净整洁。
3.1.3餐后整理
收拾餐具:幼儿进餐后,教师会准备好收拾餐具的器皿,会鼓励幼儿将餐具“送回家”,按顺序摆放好。
餐后漱口、擦嘴:漱口、擦嘴是孩子们在进餐后容易忽视的地方。因此,在进餐结束后教师会利用“小红花”、“小贴画”等鼓励幼儿认真漱口和擦嘴。
摆放小凳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于小班幼儿来讲比较困难。特别是自己每天要坐的小凳子也会经常忘记。因此,教师会将摆放小凳子的地方进行固定,并贴上小标志,让幼儿能自觉的将小凳子“送回家”。
3.2午睡环节
(1)睡前准备:午睡前教师会组织幼儿散步、入厕、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幼儿有序地进入卧室。
(2)自我服务:睡前、起床,教师要对幼儿进行穿脱衣物顺序、穿脱衣物方法、睡觉姿势等方面进行指导。睡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情况及时给予引导。
3.3教学、游戏活动
(1)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游戏活动;
(2)随机教育,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教师随时对幼儿进行习惯培养,对于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教师要及时地进行教育和指导;
(3)开展大型的主题教育活动。

中学语文教学中导入教学法的有效应用
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治理的关系
论供应链合作关系
浅析含意本体论的理论建构
创新教育管理论文
论人与河流的基本关系
论网络教育中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关系
矿山机电设备管理的问题及改善途径论文
煤炭日常管理机电设备论文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建设与维护模式探讨论文
机电工程安装造价结算审计问题分析论文
矿山机电安装的施工安全管理论文
翻车机电源模块集中控制技术的效果研讨论文
煤矿机电设备安装问题和解决方法论文
浅谈影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探讨艺术教育中的德育异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及排除方法分析
肺结核患者家属产生负性心理的原因及心理干预
公路路面裂缝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研究
企业税务筹划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避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