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企业经营管理的利弊论文(精选7篇)(第2页)
本文共计1952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6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这样的进货渠道对企业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商品成本升高,货物配给不能均衡,并且库存积压量会逐渐加大,导致物流运营成本不仅无法降低,还间接转嫁到商品上。因此顾客获得不到所需的便利,连环反应使得顾客量减少,企业收益降低,最终亏损。据统计,目前发达国家连锁经营的企业配送比例一般为80%到90%,而我国连锁超市的平均配送率只有30%到60%。可见我国在企业连锁经营管理方面标准化、个性化服务程度低。但标准化是企业连锁经营的重要特征之一,但现在绝大多数的连锁经营企业仅仅在门面装修上做到了统一,而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装卸、搬运、运输存储等环节上都没有统一的要求,仍然以人工操作为主,以自身企业的需求为主。这些调查结果分析表示,企业的连锁经营管理方面在我国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需要企业根据企业本身的性质进行完善,是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连锁企业经营管理的利弊论文 篇2
在“20xx中国连锁行业人力资源管理高峰论坛”会上,克丽丝汀迪奥商业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马震娅女士指出:“人才的发展无法跟上业务发展的速度。”这一现实存在的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的显露出来。
一、连锁企业人才需求状况
(一)20xx-20xx年连锁企业人才需求增幅情况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xx中国连锁经营年鉴》中“连锁行业人才需求现状报告”对53家连锁经营企业做调查统计,20xx年连锁企业对高职或大专学历职员的需求为253人,到20xx年需求为320人,增幅达到了26.5%,这一统计数据充分表明了连锁企业人才需求的增长速度非常迅猛,预计到20xx年增幅将达到30%以上。
(二)高职大专学历职员在连锁企业岗位统计
从高职或大专学历职员在连锁企业从事的岗位统计来看,70%的企业在提供给高职大专职员的岗位中都选择了门店主管或见习主管,选择门店基层员工的门店为55%,可以看出,连锁企业对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高职生或大专生还是非常重视的,希望他们能够胜任管理类的工作。
(三)连锁企业对高职大专职员的能力素质要求
从连锁企业对高职或大专职员的能力素质要求来看,希望其具备环境适应能力、外语及计算机能力、压力承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市场营销策划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职业道德与忠诚度、业务能力这八种主要素质能力要求,其中对职业道德与忠诚度、业务能力、压力承受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尤其重视。
二、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连锁企业人才引进和培养问题
《20xx中国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状况调查》显示,连锁企业在人力资源中遇到最棘手的三个问题依次是:缺乏管理人员、个人绩效考核难、人员流动大。
调查93家连锁企业显示,中层管理岗位平均离职率为5.4%,最高的企业达到30%,离职主要岗位为店长;基层岗位离职率为18.65%,最高企业达到200%。离职率高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留住人才的方式,没有良好的福利待遇、缺乏领导细致关怀和良好的员工关系等成为员工离职率高的主要原因。
其次,企业对个人绩效考核中,销售量和毛利额是主要考虑的因素,而净利润、基础管理指标、人员流失率、顾客满意度、团结合作精神、营运标准执行情况、周转天数、损耗、服务等考核因素很少涉及,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完善也是连锁企业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
第三,缺乏管理人员已是连锁企业迫在眉睫的问题,《20xx中国连锁企业绩效管理与能力建设调查报告》指出:“企业人力资源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总部/门店优秀管理人员。”这一问题随着连锁企业的迅猛发展已越来越突出,也成为高职院校开设连锁经营管理专业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即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问题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努力,全国很多高职院校针对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进行了很大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还需进一步深入,不应停留在校园招聘、企业讲座、企业参与课程设置等合作领域,还应有更大的校企合作项目,应把企业和学校融为一体,学校和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平台,切实建立工学交替,做中学、学中做,校企连锁的培养模式,把学校搬进企业,把企业搬进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