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化学论文 > 正文

高中化学论文(15篇)(第17页)

239 次下载 24 页 42286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1.2实验的过程性以及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凸显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应该是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观察、记录、总结,从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学生应该是实验教学的主体。但实际上,很多教师只关注实验结果,不重视实验过程,认为只有少部分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过程当中,并真正从中学到知识,提升能力;一部分学生只是因为好玩才参与,目的并不是探索知识;另外大多数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都比较薄弱,很难管理。因此,绝大多数教师认为要求学生按照步骤完成实验就可以了,很少有教师会要求学生对实验中出现问题进行继续深入地探究,乃至还存在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扼杀掉的现象。此外,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部分教师认为通过图片、PPT、视频等来演示实验过程更便捷,实验现象也更明显和准确,却忽视了只有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才能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独立观察、分析,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

  1.3实验中的定性与定量问题没有做到平衡

  实验中的定量既能够保证化学反应本质的准确反映,又可以节约药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3]。但在高中化学实验的实际教学中,教师都更侧重于实验中的定性,强调学生对现象和化学方程式的记忆,而忽视实验中的定量,从而导致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也没有定量的.概念和意识,往往都是为了实验而实验,体会不到“量”在实验现象变化中的作用。

  2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课程症结的解决办法

  2.1教学行为要与教学理念同步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一直强调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教育理念,但在理念的具体落实上却仍然没有太大的改变。很多教师都表明自己很高兴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观察角度,但实际上当学生在课堂中真的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关联不大的问题时,大多数教师还是会更多的注重课堂时间的限制以及教学任务的完成和考试成绩的提高,将学生的提问搁置,甚至有时还会斥责学生[4]。因此,教师要真正的转变观念,在教学中行为与理念统一。

  2.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很好地阐释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也很好地呼应了新课改倡导的教学理念。因此,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知欲,不要妄断学生的质疑,发挥教师合作者、引导者的作用,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亲自动手实践探究,并适当给与点拨,培养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适当应用教学课件,提高教学课件实效性

  对于装置复杂、反应速度太快或太慢,难以用肉眼观察和识别反应现象变化的实验,或者需要扩大演示实验效果以及需要模拟一些微观物质结构和运动的实验时,应该借助多媒体技术和录像等课件进行展示。

  3结束语

  高中化学是一门理论知识与操作性并重,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逐步推进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应转变观念,对存在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有清楚认识,将理论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切实改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谢才辉.高中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xx,(15):64.

  [2]赵金凤.浅析高中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xx,(7):177.

  [3]余琳.新课程教学中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J].新课程·中旬,20xx,(6):130.

  [4]陈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方法[J].散文百家·教育百家,20xx,(9):288.

高中化学论文12

  摘要:农村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态度、生活环境、教学设备等方面落后于城市,造成农村化学老师开展教学过程中的诸多困境。由此深入分析农村高中生的学习问题和个性发展,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模式,通过有效备课、营造宽松的教学情境、实行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其化学成绩。

  关键词: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策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