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论文(第13页)

本文共计3216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往往一个有趣的案例就能引起学生强烈关注,并进行积极思考。

  浓厚兴趣是学生进行主动有效学习的强大动力。

  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这课的教学时,我们可选用著名童话故事《木偶奇遇记》里主人公皮诺丘因为经常撒谎而鼻子变长的搞笑故事为素材搞活课堂,从而引发学生对诚信问题的.深思,感悟诚信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教师在从事教学过程中,对新课标的理解要有灵活性,并不是每堂课都要按照新课标来做,只要是对教学有利的事情都可以做。

  特别要注意的是“游戏”后的引导,防止学生乐不思学。

  有时候,“有趣”的案例是举了,但老师没有加以恰当引导和延伸,结果学生乐不思学,没能及时把“游戏”转化为学习的动机。

  那样的游戏就是毫无意义的。

  二、建构“游戏课堂”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首先,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如何,完全取决于课任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

  最好的剧本假如没有遇到一个好的导演等于白搭。

  教师就好比导演,一堂课准备的最充分,环节设计的多完美,如果没有一个较强课堂管理能力的老师来把握同样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的。

  进行游戏教学还必须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能够轻松驾驭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而不是教学活动的混乱制造者。

  其次,要求教师要富有个人魅力。

  知识的渊博、富有感染力、亲和力,和较强的责任心的思想品德教师更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

  “游戏”教学是对那些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教师是极大一种极大挑战,只有高素质的、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的、知识和技能全面的教师才有能力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胜任这种教学工作。

  总之,游戏化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但是在实施游戏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否则不仅不能达到教学效果,反而不利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

  充满欢声和笑语的课堂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保护学生的创造力。

  教师能在乐中教,学生能在乐中学,不亦乐乎!而作一名教师,要想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能够很好地使用“游戏教学”,就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总结,这样才能对游戏教学进行充分的了解,能够灵活地运用“游戏”来进行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论文(第13页) 11

  摘 要: 传统思品课堂中教师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新课改要求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注重主体性和生长性。作者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思维模式,积极探索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故事教学法,具体从初中思品故事教学法的背景、内涵和形式三方面入手。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 故事教学法 运用形式

  一、缘起,初中思品“故事教学法”的背景

  传统思品课中教师只单纯地灌输说教,重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机械掌握,学生被当做是承载知识的容器,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认知轻情感;同时,这种教学过程还把教书与育人相分离,教师只以教书为己任,只以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为教学目标,轻视学生道德和人格的培养,重教书轻育人。这样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厌烦,进而削弱思品学科独特的德育优势。

  初中生的思维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形象思维,他们对现象的思辨和分析能力不足;他们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这就需要教师运用适合初中生的教学方法。

  新课改突出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主体性和生长性,培养“全面发展的”、“完整的”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探究更易被学生接受的、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

  据此,笔者积极探索将认知和情感活动相结合,益于建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升华情感、内化道德,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实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故事教学法。

  二、初探,故事教学法的`内涵

  故事教学法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个体差异、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将丰富的故事材料整合为适合学生的教育资源,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学生个体差异等因素呈现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加强师生互动合作,实现教学目标,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热情,使学生在和谐的教学情境中获得情感体验,发展科学性和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