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艺造物文化基本范畴述评论文(第4页)
38 次下载 4 页 6692 字【 字体:大 中 小 】
第四,传统工艺造物文化有自己独特的造型哲学。造形是如何发生的根据《易》的解释:精气为物,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是自然界蕴藏的精灵之气,相荡相摩,辟阖相循,赋形以生命的呼吸。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山川草木可见其形而不称其为器,何故物质的自然形式就其不适合人的需要这点来说,还是一种无形式的物质,工艺造物赋予其使用价值、文化涵义和功能形式,方成其为器。成形曰器成形就是造型。传统观念视物为有机生命体,各种造型相互连锁相互照应,这是贯穿了古代中国探颐索隐之造型哲学的大原理。(见〔曰〕杉浦康平《造型的诞生》)。钱钟书也说:盖吾人观物,有二结系:一以无生者作有生看,二,以非人作人看。鉴画衡文,道一以贯(《管锥篇》卷四1357页)。传统哲学和艺术中的直觉方法讲体物,此是置心在物中究见其理(《朱子语类》)。因此从不脱离人谈造物,也从不把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孤立地分开而就物论物。而是兼顾物理、数理、心理,使之具有人格化的人文特色和感情色彩。从而避免了物质与精神的对立而能做到和谐统一,这是非常高明的造物观。
第五,传统的造型机制即造型要素的组合和形式结构的生成,可以说是见解独到,自成体系。从造型要素而言,形、色、材是造型的外显层面,主要在造型的整体把握和特征的强调;位、向、数是造型的内构层面,着重空间、结构、数理、秩序和程式格律;时、比、应是造型的演化层面,强调造型的意义和形式随着不同的文化场景、时态环境而变化。尤其是比应作为造物构形系统的两个软件,盘活了形色材等所有硬件要素。突出了传统造型以意举、以类求、以比显、以应和的构形特色。外部形式结构化的过程,也就是形象实体化的过程。三种基本心理图式决定了相应的形式结构的生成和基本形态:(1)摹仿造型图式由自然形到工艺形;(2)抽象造型图式由基本形到具体形;(3)综合造型图式由功能形到装饰形。来自工具性经验和物喷实用性目的,与精神观念象征性和审美欣赏性目的,是具体形态发生和演化的内在动力。
第六,传统的造物机制,是一种动态的、有机的、整体的文化生态系统。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有机生成论和时空一体化动态模式的宇宙观念,对于传统造物观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造物讲究物态系统和物态环境的和谐,特别强调适应机制和调节机制。既包括对自然的适应,也包括对其他文化的适应。同时注重稳定性原则,达就是传承沿袭的各种典章制度和形制式样。形成观念系统的调和持中与保守性。扬弃其中封建迷信的糟粕,传统工艺造物的多维、动态、有机的文化生态观念,是值得我们很好继承和发扬的。学习这些将对中国的设计思想得到本质的提高。
四、传统工艺文化与工艺美学思想体系
工艺文化是工艺造物活动及其物质、精神成果文化内涵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工艺文化观念、工艺历史衍变、工艺显型式样、工艺文化符号诸方面的复合整体(见图示一)。工艺美学思想体系是以工艺的立美、审美为主干,以工艺造物论、工艺形象论、工艺鉴赏论为网络,融汇设计思想、技术思想、美学思想和传统文化思想为一体,广泛涉及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文明建制的思想体系。这是一个由历史衍生、选择、建构和不断丰富发展的浩大工程。而传统工艺造物文化基本范畴,就是这一理论大厦的基石。所谓工艺美术优秀传统,不是指保留至今的大量古代工艺美术珍品,也不是传统图案或某种风格式样,而是传统工艺文化一种内在的思想定势和定向发展的内趋力,其核心就是传承沿续不断发展的工艺美学思想。它的丰富内容和理论指导价值,正是传统工艺文化的精华所在。对于21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物质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这一基本理论范畴的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希望引起深入的研讨和更大的关注。

小学美术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
美术教育中师幼互动的现状论文
改善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现状的措施论文
关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美术说课探析
关于高职院校艺术考察课的教学探索与思考
科研方法和论文写作
浅谈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多元评议为写字课堂插上灵动的翅膀论文
日本创新体制的经验教训及其借鉴论文
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探究论文
中学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的有效结合论文
图书馆与国民文化素质教育研究论文
试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德育功能论文
发表教育论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项目管理沟通的意义和方法
论文致谢的意义和作用
试论荀子发展儒学的方法和途径
中小学教师科研论文写作
教育论文的写作意义和要求
红海行动的教育意义作文(精选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