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现代文学作品答题知识与思路(第2页)

本文共计921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第四次月考:《湖畔夜饮》丰子恺

  文章两次写“浓烈地尝到”“人生的滋味”,(1)结合全文来看,作者尝到了哪些“人生的滋味”?(6分)(2)你认为“人生的滋味”是什么,请结合自身体验简要谈谈?(2分)

  答案:(1)①半生漂泊,身经浩劫,知交零落,能得故友重逢,畅饮话旧,悲喜交集;

  ②人到中年,喜看孩童成年,伤自己韶华已逝,半甜半苦;

  ③老友天涯比邻,往事历历,亲情友情温暖了心田,温暖了人生,又是一般暖滋味;

  ④湖月花影,微雨诗酒,安静从容里淡出了人生真味。

  【答题思路:从文中找答案,分点逐条概括,要点要全。】

  (2)开放性答题,酸甜苦辣千般味,联系自身实际,言之成理即可给分(2分)。

  【注意语言表达,应是“人生的滋味是……的味道”】

  另:《胜券在握》p189,2009江苏卷《上善若水》第4题

  附:重要句子含意理解(关涉思想情感)题型

  第五次月考:《老家》蒋子丹

  “但我相信这短暂的一晤,在我生命在中注入的乡情,已足够我来解读故乡。”请阅读⑦到⑨段,谈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并试结合你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你对“乡情”的理解。(8分)

  【答题思路:①题目有两问,分开作答;②把握全文,结合上下文(语段)分析,文中有的要点一定不能漏;③举例要符合题目要求(如《略论中国人的脸》中,列举人物需是鲁迅作品中的,且体现“家畜性”);并结合文本分析说明。】

  小说阅读答题技巧

  【关于小说】

  1.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主题是通过人物、事件反映的中心思想。

  3.人物描写(语言、肖像、行动、心理、细节描写)。

  4.情节(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5.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6.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高考中小说的命题指向】

  四个关键词:环境、情节、人物、主题。

  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1.把握故事情节;2.揣摩人物形象;3.注意环境描写; 4.概括主题内容;5.品味语言特色;6.分析写作技巧。

  1.关于情节

  把握情节的发展对于小说的理解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感知作者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的出发点。而命题者往往在命制小说阅读时,也必定会以此为出发点,设置试题。

  关于小说的情节,常考的题目类型有以下几种问法:

  (1)概括小说的情节 (例:2010年广东卷《面包》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2)小说的情节展开方式(例:2010年四川卷《想象》)

  (3)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例:2010年江苏卷《溜索》)

  (4)小说情节安排的合理性、作用(开头、结尾)

  例:2008年辽宁卷《遗璞》,简述作者在文章结尾处的处理是否合理

  例:①2010年陕西卷《保护人》,作者在小说后半部分引用报纸的报道,对于情节的发展的作用;②2010年辽宁卷《洗澡》

  例:2010年安徽卷的文学类作品阅读(罗永才),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对于这类试题,我们首先要分析小说的情节。

  (1)分析小说的情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抓住场面;

  ②寻找线索;

  ③理清小说的结构。

  (2)在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两点:

  ①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

  ②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3)情节的一般作用: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③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④照应前文;

  ⑤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⑥刻画人物性格;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