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法规论文14篇(第24页)
198 次下载 27 页 46212 字【 字体:大 中 小 】
3.1明确建筑行为主体质量责任义务
建筑法律法规的建立可以对建筑行为主体质量责任义务进行明确。自建筑法律法规颁布以来,其所确定的建筑行为主体主要包括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以及设计单位等。建筑法律法规对各个责任主体的工程质量责任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对各主体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进行了明确,避免后期发生质量问题时出现互相推卸责任的问题,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责任分配的客观性与公平性。此外,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具体的规定了各个行为主体应承担的质量责任,这一法规条例对于约束主体行为具有重要作用,为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3.2大力推行质量认证体系制度
根据我国建筑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对所有从事建筑活动的单位执行质量体系认证制度。对于从事建筑活动的施工单位来说,其应当根据自己的意愿向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或其授权认可的认证机构申请质量体系认证,只有通过认证并合格后,才会获得相应的质量体系认证证书。质量认证体系可控制对质量产生影响的活动,提前对各种风险予以充分考虑,并相应积极采取有效预防与应对措施,从而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3.3采用法律方式规范监理市场
3.3.1确定衡量监理人工作水平标准
从我国工程监理制度来看,从事监理工作的人员应满足如下三个条件:第一,监理人员需要在建设岗位之上工作;第二,监理人员要通过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第三,经过注册并获得监理工程师岗位制度。另外,监理单位还会根据人员素质、管理水平、专业技能以及资金数量等方面,将监理人员划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且由高级建筑师、高级经济师以及在职高级师负责。需要注意的是,监理单位需要在规定监理范围之内开展活动,切不可以擅自越级承接建设监理业务。
3.3.2确定监理人地位以及作用
对于建筑工程的监理制度来说,其对施工、招标、材料采购、立项设计等各个阶段的工作依据与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在这一过程中,建筑监理工程师具有十分重要都作用。在相关法律中,明确规定了在工程建设中必须要聘请监理工程师,这就体现出了建筑工程师的重要性,同时也表现出建设单位对监理工程师的信任。然而,就我国监理行业而言,其许多方面还不够成熟,还需要一定时间让公司承认监理行业的权威性。因此,针对于这一问题,应加强对建设单位的教育与开导,并确定监理工作的重要地位,转变落后的思想观念,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
结束语
总的来说,目前建筑市场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就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基础,以此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建筑法律法规不仅可以为建筑工程提供法律保障,同时还能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从思想上提高对建筑工程质量重要性的认识,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赵雪洁.分析建筑法律法规对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作用[J].中外企业家,20xx,(19):162.
[2]李昆鹏.分析建筑法律法规对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作用[J].法制与社会,20xx,(08):214-215.
[3]赵海玲.论建筑法律法规对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作用[J].品牌,20xx,(12):184.
[4]刘红娜.浅谈建筑法律法规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J].城市地理,20xx(4).
[5]金光磊.我国建筑工程合同中的质量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xx.
建筑法规论文13
建筑的法律法规论文
摘要:建筑法规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是国家组织, 城市建设, 管理, 工程建设以及公用事业建筑活动的指导方针和政策。关系到建筑活动的各个行业以及建设的各个过程, 要保护各种建筑活动行为以及对非法的建筑活动进行制约, 针对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的限制, 这样才能促进建筑活动在政府以及部门的引导下进行有效的开展。
关键词:建筑法规; 工程项目; 建设过程;
1、建筑活动的基本原则
建筑活动的周期比较长, 涉及的范围很广, 人员的流动性高以及技术要求很高, 所以在建筑活动的各个过程中要遵守以下的原则, 才能够促进建筑活动更好的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