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发展策略论文(精选15篇)(第8页)

本文共计4200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为适应传播学发展对新媒体艺术设计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应根据新媒体艺术设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划,培养具备多学科综合性知识,既懂得艺术规律,有良好的艺术基础,又精通计算机图形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新媒体艺术设计前期构思、中期创作、后期制作及其他相关应用顺畅衔接,做到艺术设计品质的进一步提升,从而促进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相关高校应尽快建立健全新媒体艺术设计教学体系,设立新媒体技术、环境设计、装饰设计、摄影、平面设计、书籍装帧等专业的学科内容,促进各个学科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开设教学实践平台及建立数字艺术工作室,通过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在有效提高学生对新媒体技术工具操作设计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将所学转化成所用,这种寓教于用的教学模式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进步,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复合型高素质的专业新媒体艺术设计人才。

  4.将新媒体艺术设计与现代传播对象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考虑到现代传播对象的知识层次和接受能力不断提升,新媒体艺术设计在继承传统视觉传达设计优点的同时,设计要更好地满足传播对象对传播内容功能性的多元化要求,在创意设计时应考虑传播对象的文化背景和传播媒体形式,在构图时应充分运用美学方面的形式美法则,以及文化学、类型学、现象学、美的起源等审美理论基础,在艺术设计的色彩、节奏、韵律等方面充分考虑现代传播对象的需求,所创作的艺术设计作品既能完美地呈现作者的思想,也能在传播中带给人们视觉和心灵上美的享受和震撼。

  参考文献

  [1]王燕鸣:《论新媒体艺术在虚拟世界中的互动体验》[J],《大众文艺》,2010年第2期,第21-23页。

  [2]王振兴:《新媒体艺术的特征和本质》[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13-14页。

  [3]胡蓉:《互动的艺术-浅谈新媒体艺术设计的互动性特征》[J],《美术大观》,2006年第12页,第30-32页。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发展策略论文 篇6

  1、广告学专业的教学现状

  与大多数人文性浓厚的学科的设置不同,广告学是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学科。当前,在广告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大多数开设广告学课程的学校基本上都采取课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等方法进行课堂授课教学,这些传统课堂的教学方法并没有表现出对当前多媒体环境大背景下的机遇把握。目前我国开设广告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有300余所,但在培养方案中对于新媒体运用的重视程度、媒介授课形式和内容等方面都处在探索初期,还没有成熟的理论,滞后于业界变革。而在课程设置上缺乏基于媒体的数据类课程以及教授媒介技术的相关课程,无法适应新媒体环境变化下市场对广告学专业的发展需求。

  2、广告学教学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策略

  2.1 转化教学目标,转变教学模式。

  广告学专业的目标设置应在继续通识教育的同时深入贯彻新媒体思维,在新媒体环境的导向下,市场对广告学人才的需求对于学生所掌握的广告专业和新媒体的相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通识教育和人文教育为目标,是保证广告学专业具有前瞻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前提,深入贯彻新媒体思维负荷当下经济环境中对人才范式的知识和思维转型的要求,有利于具有互联网思维和新媒体经济知识体系人才的培养。

  2.2 进行广告学专业媒介类课程设置的变革

  新媒体环境下,一方面广告运营中媒介策略的地位有所上升,消费者的媒介选择被强化,而媒介的地位开始有所弱化,消费者的媒介接触开始呈现碎片化的现象,另一方面,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广告学教育仍然停留在从传统的新闻传播角度研究媒介的地步,缺乏对媒介类课程的整体规划以及基于新媒体环境这个大背景下的课程改革设置,无法适应当前人们的实践需求。广告学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转变传统的新闻传播理念,站在广告运营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合理规划,今后应该尽可能增加对新媒体的应用课程的数量,增加传授媒介的相关课程,增加基于媒体的数据类课程,而对于与传统媒介传播与市场营销的理论类课程则应该相应减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