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发展策略论文(精选15篇)(第24页)
109 次下载 24 页 42006 字【 字体:大 中 小 】
3.1打造品牌
与手机、网络等新媒体相比,广播电视新闻等传统媒体有其自身的特点,广播电视新闻恰恰可以利用这些特点,来寻求自身的生存之道。新媒体虽然传播形式多样化,但由于参与的群体的层次不一,因而,新媒体的信息制作、娱乐共享不免显得粗糙,甚至出现低俗、恶搞的乱象[3]。但广播电视新闻恰恰可以避免这些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广播电视新闻承担着一定的义务,它是一个国家的喉舌,必须在民众面前保持一个良好的形象;另一方面,由于广播电视新闻发布的信息、制作的节目都是经过精心安排的,因此,信息的准确性较高,且比较精致。广播电视新闻利用这个优势,推出一些强档节目,树立自身的完美形象,打造不同类型的品牌节目,逐渐赢得广大群众的喜爱。
3.2增加节目的互动性
首先,广播电视节目应在以往传播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一定的反馈机制。就是说,在播放某一节目的时间段内,推出相应的互动平台,例如QQ,手机彩信,微信等。受众在接受广播电视新闻信息的同时,能够及时将某一刻的想法反馈给广播电视节目。在节目的收尾环节,节目主持人可以就受众的相关问题、看法等,做出一定的回应。当然,也可以根据现实的情况,在广播电视节目的银屏下方直接以字幕的方式,向受众推送滚动的反馈信息,从而使得受众之间可以进行讨论交流。
3.3立足时效性
正如前文所述,越来越多的年轻朋友对节目、信息的时效性非常关注,因而,广播电视新闻可以根据受众的这个特点,将信息的传播立足于时效性的基础之上。例如,在篮球赛、足球赛方面,年轻人就非常喜欢观看直播比赛。部分年轻人为了看一场直播赛事,可以整晚不睡觉。不仅如此,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中年人士也对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非常关注。因此,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来,节目的时效性越来越重要[4]。广播电视新闻应紧紧抓住这一媒体传播的特点,积极弥补自身的种种不足,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3.4与互联网融合
从新媒体的发展路径可以知道,新媒体之所以能后来居上,离不开互联网平台的帮助。甚至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新媒体的崛起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紧密相关,没有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也就不可能有新媒体的出现。广播电视新闻等传统媒体理应顺势而为,积极与互联网企业展开各种合作项目,进而与互联网融合在一起。虽然在前面的几种策略中,广播电视新闻在一定程度上与互联网进行了联合,但这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能在日后的发展中,掌握主导权,广播电视新闻就必须与互联网融合起来。也就是说,借助于互联网的平台,来开展各种广播电视节目。在这种情况下,节目的时效性、互动性就能得到大大的改善。另外,由于广播电视新闻有品牌作为支撑,因此,其竞争力就会大大增强。
4、结论
本文首先对新媒体作了简要的概述,之后,笔者对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的生存现状作了必要的分析,指出了其中两个问题:第一,互动性不足;第二,时效性滞后。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等传统媒体的发展策略:第一,打造品牌;第二,增加节目的互动性;第三,立足时效性;第四,与互联网融合。希望同归文章分析,能给读者带来些启发。
参考文献
[1]雷张豪.论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新闻的生存与发展[J].新闻研究导刊,2015(12):347-347.
[2]王崇彬.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改革途径[J].西部广播电视,2014(4):4.
[3]阚婳.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发展[J].才智,2014(18):347.
[4]黄建芬.新媒体发展形势下电视节目的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14):155-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