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教学设计(精选13篇)(第21页)
79 次下载 25 页 38741 字【 字体:大 中 小 】
“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这一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孔乙己有跟人交往的愿望,但在那冷酷的社会里他寻求不到一丝一毫的温暖。他只好跟孩子同孩子交谈。即使向孩子说话,他所遇到的也是无情的鄙弃;唯有在年幼无知的儿童面前,他才能得意忘形的乐以乐。后两个情节写孔乙己和孩子更足以表现孔乙己境遇的凄凉和心灵的孤寂。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探讨了作品对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初步探讨了情节的作用,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感悟鉴赏小说的方法,即:从小说的要素入手。
五、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2.找出对孔乙己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的语句,在书上标出来
第二课时
六、分析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
1、文中孔乙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举例说明小说是怎样刻画这个人物形象的。小说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
[析]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刻画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而刻画人物性格又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本题意在通过对孔乙己这个人物的分析进一步掌握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有关知识。
[参考答案]孔乙己是封建社会一个备受科举制度愚弄和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本文刻画这一形象主要采用的方法有:
(1)概括介绍,
(2)肖像描写
(3)语言神态描写
(4)动作描写等。举例说明(略)
2、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以第一人称口吻叙事,有什么好处?
[析]回答此题要注意,小说中的“我”只是作者塑造出来的一个形象,“我”不是作者自己。另外要注意不同的叙述人称及其不同的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我”是一个12岁的酒店小伙计,是孔乙己命运的见证人。小说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写,用第一人称可以使故事显得真实亲切;可以使故事情节集中,内容简要;可以表现周围人对孔乙己的态度,连12岁的小伙计都鄙视孔乙己,更能说明这个社会对不幸者的冷漠,使作品更增加了悲瑰的意味。
3、关于这篇小说的主题有下面几种说法,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1)反封建说。小说不仅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性及其罪恶,而且可以引伸到对整个封建制度及其全部伦理道德的彻底否定,同时,它对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状况及其阶级关系,也有着极为真实的反映。
(2)等级观念说。认为小说主题是对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的思想。精神中的封建等级观念的揭露和讽刺。
(3)认为作者通过孔乙己的悲剧,有力地揭露和控诉了腐朽的封建教育一科举制度和产生孔乙己悲剧的整个封建社会制度。
[析]此题旨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作品的主题。文学作品采用经过文学加工后的情节、人物形象,曲折地反映社会生活,内涵往往非常丰富,不一定局限于某一点。当然,大多数是有主要倾向的,以反映某一方面的问题为主导。
[参考答案]三种看法都可以持赞成的态度。理由应尽可能从作品中找。
七、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分析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知道了描写人物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希望大家将这节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平时的写作中去。
八、布置作业:
1.总结小说描写人物的方法。
2.探究如何分析小说的主题
第三课时
自学阶梯评估
九、达标训练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附和()砚()台羼水()涨红()绽出()
哄笑()间或()着了慌()打折()腿不屑( )置辩
2、根据所给拼音写出汉字。
阔chuò()shì( )擦 wǎn()惜hūn()菜
门kǎn()咸hēng()酒店tuí()唐
3、解释下面词语。
(1)不屑置辩:
(2)颓唐:
(3)之乎者也:
(4)君子固穷:
(5)营生:
(6)附和:
4、《孔乙己》的作者是 原名 ,字 ,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选自散文集 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 ,选自短篇小说集《呐喊》的有 。《孔乙己》一文是鲁迅继 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文小说,是又一篇 的战斗檄文。

浅谈“互联网+旅游”对旅游目的地分销渠道的影响研究
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用其对策
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发展问题与对策论文
农业旅游的创意发展路径探究论文
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探究论文
农业旅游产品模式创建途径论文
关于农业旅游的发展对策论文
农业旅游形象传播模式论文
农业旅游产业融合新模式论文
蔬菜在农业旅游项目中的利用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鸭绿江旅游感悟(精选6篇)
旅游调研报告(精选22篇)
旅游句子(精选350句)
关于旅游的作文(精选89篇)
【实用】数学论文作文3篇
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论文
游戏中建构大班幼儿的数学教育论文
浅谈“数字感”为数学技能打下基础
浅谈中学数学解题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