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教学设计(精选13篇)(第25页)
78 次下载 25 页 38741 字【 字体:大 中 小 】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高——叫!
这样喊的目的是什么?这可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呀!
目的是让所有人都听到。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都来看啊,孔乙己又偷东西遭人打了!
(2)第二位嘲笑孔乙己的酒客,你觉得读这句话的时候,声调要高还是要低?
高——高声嚷道
目的呢?
唯恐天下人不知
(3)第三位嘲笑孔乙己的酒客,你觉得重音应该放在哪里?
亲眼、吊
重音放在这上面,目的是为了突出什么?
证据确凿,让孔乙己无可辩驳。
他们达到这个目的了吗?
达到了,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
这些酒客是希望孔乙己争辩呢?还是不希望孔乙己争辩?
老师发现:这三句取笑的话其实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第一句是说“孔乙己,你又偷东西了”,第二句是说“你一定又偷人家东西了”,第三句则是说“我亲眼看见你偷东西了”,为什么这些酒客不直接说“我亲眼看见你偷东西了”呢?
先让他争辩,然后拿出确凿的证据击败他,从而让他尴尬,让他难堪,让他无地自容。鲁迅先生在他的作品《狗·猫·鼠》中有一句话:
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的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
——《狗·猫·鼠》

发送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