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新媒体漫画表现形态的创新模式研究(第3页)

38 次下载 4 页 5807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这种形式是漫画创作吸取动画创作中的部分精华,使漫画的分镜与分镜之间不再仅仅是画面的分割与衔接,拥有动画分镜之间的连贯和节奏感。以“有妖气”为代表的吐槽或弹幕形式存在的互动形式,以及新媒体漫画作品的评论功能等形式,实现了多屏互动,让受众之间进行情绪的传达,由此产生共鸣与相互认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与热爱,也让创作者与受众之间多一种交流的渠道,创作者可以更好更快地接收到受众对作品的感想和热情,从而燃起继续创作及不断改进的动力。在进一步发展的人机交互形式的新媒体漫画中可以融入将受众引导进漫画角色的设定、情节的发展、支线剧情的完成、结局的选择等等新元素,让受众跨越时间、空间参与到作品的创作与完成过程中,受众产生更加深入的参与感,不再仅仅是旁观者。

  (五)同样受到新媒体使用人群的目的性与选择的主动性更强的因素影响。对新媒体漫画的要求更高更严苛,不能适应受众需求的作品会被迅速淘汰,迫使创作者们跟紧步伐迎合大众需求。这也驱使创作者缩短创作周期,加快作品更新频率,以确保读者黏性。新媒体漫画的创新是随着新媒体时代技术发展与受众心理需求变化而演变发展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只能对其表现形态的创新模式有一个初步的分析与判断,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和飞跃式的发展,对于新媒体漫画的研究也会不断准确和深入。创新模式的研究为新媒体漫画的创作者研究者们提供一个思路,以此为参考,观察、分析、总结新媒体漫画发展路途上的曲折、功过。同样,新媒体漫画受新媒体特性的影响较大,适应市场迎合受众的选择一方面是积极的变化进步,另一方面也是对传统阅读的冲击和对传统漫画的敲打琢磨。优秀的漫画作品需要长时间的创作累积,能够为新媒体漫画的表现形式、内容内涵提供充足的养分。所以在一方面探索新媒体漫画创新的同时,另一方面要将传统漫画进一步雕琢锤炼,用新媒体漫画吸引受众群体对漫画作品的关注,用优秀的经典传统漫画作品加深受众对漫画文化的接受程度和对漫画文化的理解爱好,形成文化沉淀。在这两者相辅相成的过程中,如何能保留精华的思想内涵,又不断延伸发展,这需要更多的漫画创作者研究者们静心探讨。

  四、新媒体漫画的创新形态

  (一)传统型新媒体漫画。传统型新媒体漫画主要是运用扫描等技术,将传统媒体中的漫画作品与新媒体生硬地结合,通过增加评论、留言或弹幕等功能来渗入新媒体技术。这种方式导致漫画得不到有效改变,只是单一的将阅读载体转变为电子屏幕阅读,漫画的本质没有得到创新。

  (二)创新型漫画。创新型新媒体漫画是通过将漫画的表现形式、创作手法、内涵、目的进行有效创新,使多媒体漫画的表现形态多样化。这种创新型的新媒体漫画有着强大的紧跟时代发展节奏及受众心理需求变化的创新能力,创作出的漫画具有视觉冲击力强、代入感强、易阅读等现代化特点。

  五、新媒体漫画的受众阅读方式

  (一)阅读碎片化。人们在工作、学习过程中的短暂空闲时间被称为碎片化时间,在这些具有随机性、闲散性以及零碎性的时间内对手机短信、电子图书、抖音、微博及微信等新媒体表现的内容进行阅读和浏览,这种阅读方式就是碎片化阅读方式。

  (二)浅阅读模式。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及网络的不断出现及普及,让读者的阅读观念及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阅读的内容变得丰富,阅读方式也变得方便快捷,使阅读不断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浅阅读就是新媒体时代下的产物,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通过鲜明的浅表性、视觉性等,让阅读富含视觉快感和心理享受。

  (三)分众化阅读模式。新媒体技术能够根据受众的文化层次差异及自主意识的差异,创造出满足不同层次的受众获取信息与娱乐消费心理需求的小众文化。这为受众的信息资源及受众分化创造了有利条件,让受众摆脱被动接受信息的限制,根据不同的差异选择满足自己心理需求的阅读内容。

  (四)交互性阅读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新媒体的不断创新,受众已经不再单纯注重作品的内容和信息,而更加注重作品的互动性及参与感。这就要求多媒体漫画创作者在创作作品的同时,更要注重受众的整体体验过程,为受众创造出具有完整交互作用的作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