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古代文学实践教学中的学生自主学习论文(第2页)

50 次下载 3 页 4550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课中鉴赏:培养发散思维

  古代文学实践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不仅于课前有预习作用,对于课堂教学过程中亦是相当重要的。我们在古代文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师讲授式教学,而是采取师生文本讨论式、学生自主鉴赏式学习,以期提高学生的古代文学审美鉴赏。在古典诗词的欣赏时,教师首先不是独自沉醉于诗词美文当中,而是教会学生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如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文史哲相结合等等。这时应发挥教师的主导教学作用。诚如宋娟所言:“在导学感悟阶段,教师要引导、促进学生主动进行思维建构,同时教师责无旁贷地要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教师应系统地向学生示范学习方法、研究方法、分析方法、写作方法、教学方法等,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建构有可资借鉴的基点和方向。”[5]自主鉴赏学习过程中,经典诗词作品的吟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诗词吟诵不仅可以掌握古代诗词的韵律,还可以借此激发学生的古代文学学习兴趣。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时让学生以各自方言进行吟诵,颇有古人之风雅,颇受学生喜欢。文本鉴赏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及环节,我们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历史背景到文化阐述,从文人活动到文学思潮,从文学语境到当前意义,多角度地启发学生在文本基础上进行有效的鉴赏尝试。有时,还采取快速写作鉴赏的方式,在规定的有限时间里给一篇美文写赏析文,要求学生力争做到文从字顺,从而达到课堂教学与本科生能力培养相结合,更进一步将传统古代文学学科发挥出它的现代教育作用。詹福瑞指出:“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一门较为古老的学科,要想使它具有新的生命力,就必须将它与其产生的文化背景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从文化角度去解读文学,将文史哲打通,并且努力将古代文学、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学、现代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这个学科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6]

  (三)课后练习:改编与研讨

  除课前预习、课堂鉴赏之外,课后练习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古代文学实践教学中学生课后练习主要采取改编式与研讨式学习。所谓改编式学习指学生在课后对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包括诗歌、词、戏剧、小说等)进行改写与编撰,甚至将之搬上舞台。湖南城市学院中文系有这方面的优势所在,目前已有艺潮文学社和未央戏剧社。这两个社团可以进行不同分工的改编式学习。文学社的成员侧重对古代文学中的传统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体裁进行改编;而戏剧社的成员则尝试将文学社成员改编过的古典戏剧搬上舞台,这既是进一步熟悉古典文学作品的过程,亦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式之一。所谓研讨式学习是指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达到撰写小论文的锻炼目的。学生的研讨式学习对指导教师要求颇高,在研讨过程中需要老师的精心指点。即教师本人而言,要做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只有以其科研来改革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做到教学相长。诚如詹福瑞先生所言:“科研是教学内容改革的关键,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可以成为教学内容改革的先导,并且可以源源不断地为教学提供新鲜的、创造性的内容。”[7]我们在学生研讨式自主学习中充分利用地方文献资源。地方文献资源是地方性本科高校古典文学教学的天然优势,合理利用地方文献资源进行古代文学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将这种优势资源转化为教学工具与手段,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王文章指出:“利用地方文献资源开展中国古代文学实践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提高他们阅读古诗文和开展相关研究的能力,改变古代文学教学‘边缘化’的尴尬处境,对进一步推进中国古代文学等传统课程改革,无疑也有着积极的示范意义。”[8]邹晓春、章军华等教师在此方面亦有经验积累[9]。因此,湖湘文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自然而然进入我们教学的视野,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课后练习的主要对象。现已有七、八个同学对近代湖湘词坛的重要词人词作进行整理、研究,并以此作为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中文系06级赵晶同学以“宋词中的汴京意象”为题展开研究,并获得2010届湖南城市学院本科优秀毕业论文。后经过老师的精心修改,该文拟发表于《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