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降低我国碳排放量的策略探析(第2页)

本文共计541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另外。我国人口众多,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08年底全国总人口为13.28亿人,比2007年底增加673万人,目前仍居世界第一。由于人口基数太大导致碳排放量较高。我国还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阶段,需要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住房建设,这些都导致对高耗能产品钢铁、水泥等的需求量大增,伴随着碳排放量会出现大幅增加。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小轿车等生活用品的需求增加较快,这也会导致碳排放量上升较快。美国作为世界上小轿车人均拥有数量最多的国家,美国在交通方面的碳排放量占有很大的比重。

  三、减缓我国碳排放量快速上升的对策

  发展低碳经济是近年来国际上公认的减排C02的有效模式,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路径,是改变传统“高碳”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选择方式。中国要实现温室气体的减排,就必须发展低碳经济,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逐步实现中国经济的低碳发展。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中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第二产业(工业),一般来说,工业比服务业消耗的能源和资源要高许多,排放的CO2量也较大。而中国的工业结构中,近年来重工业发展过快。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的钢铁等重工业领域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当今世界已进入高科技、智能化的信息时代,科学技术不仅可以激发生产力,还可以创造出一些崭新的产业。因此,中国工业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从重化工业向高新技术型工业转变。同时,中国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降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使中国工业发展逐步走向低碳经济之路。使中国的碳排放量逐步降低。

  为此,国务院在2007年提出淘汰一批高耗能产业的落后产能后,于2010年4月7日又提出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的通知(国发〔2010〕7号)(简称《通知》)。主要目标为:加快淘汰电力、煤炭、钢铁、纺织、有色金属等行业的落后产能,如在高耗能行业钢铁业,《通知》指出在2011年以前,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炼铁高炉。淘汰30吨及以下炼钢转炉、电炉;对于出口大户纺织业,《通知》规定在2011年底前,淘汰74型染整生产线、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前处理设备,淘汰落后型号的印花机、热熔染色机、定形机。淘汰高能耗、高水耗的落后生产工艺设备等。从国务院提出的淘汰落后产能的行业来看,主要是高耗能和高排放行业。这是中国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十一五”期间规定的节能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走向低碳发展,减排温室气体和污染的重大措施。

  2.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对煤炭的过度依赖

  煤炭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比一直达70%左右,远高于世界29%的比重。世界煤炭从2007年到2008年消费增幅减缓为3.1%,但煤炭仍旧连续第六年成为增长最快的一次燃料,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国,份额达43%)的煤炭消费量增加6.8%,尽管低于10年来的平均水平,但仍占全球煤炭增长的85%。2008年自由贸易的能源市场上,煤炭价格的增速远快于其他化石燃料。在我国以外地区,煤炭消费增加仅为0.6%。除中南美洲和非洲,各地区煤炭消费的增长均低于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可见,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煤炭消费的主体,由于煤炭是一次能源中碳排放最高的能源,因此我国近年来的碳排放上升较快。今后,我国必须逐步减少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增加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比重。

  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是实现煤炭替代战略的有效手段。我国已提出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即到201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占全国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为10%,2020年到15%的目标。核能是一种无碳的现代化能源,对减排CO2效果显著。国家已经将其列为低碳能源发展的战略重点,并明确提出了要到2020年建成核电规模为4000万千瓦。截止2009年,中国已建、在建、拟建的核电项目将近20多个,且大多数分布在沿海人口相对稠密的地区,可以有效调节中国各地区能源分布不均的矛盾。目前中国投入运营的核电站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3%左右。另外,中国在风电、太阳能发电以及潮汛发电等方面也都开始加快发展,如风电在国家政策的挟持下,装机容量已连续3年翻番增长。截至2009年底,风电装机容量达2200×104kW,居世界第4位。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推算,到2020年中国风电装机很可能达到1.5×108kW,每年可以生产3000×108kW·h以上的清洁电力,可减排二氧化碳2×108吨以上。这些都为中国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减缓CO2排放奠定了基础。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如欧盟、美国等的新增能源供应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应占很大的比重。因此,我国还应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方面加强国际合作,不仅可以引进新能源技术,而且还可以参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国际规则和标准的制定,以利于我国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的长期稳定发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