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研究(第3页)

本文共计600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4)复合型人才匮乏

  民营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及其境外企业经营过程中,既要与形形色色的人员和部门打交道,又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经济问题,因此,拥有通晓国际经济运行知识,懂技术,精经营管理,较高外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就显得十分重要。企业将对生产经营尤其是生产工艺、技术设施、质量控制等非常熟悉的国内企业员工作为首选目标,但往往他们的外语水平有限,外经贸知识水平不高,又难以掌握当地的法律法规,无法堪当重任。人才匮乏严重地制约了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顺利进行及其境外企业的发展壮大。

  (5)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差

  由于东南亚、中东一些国家和地区生产力相对落后,我国的一些民营企业相比具有较大优势,许多民营企业将其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但结果往往被发现区位优势并不存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政局不稳,由于政权更迭频繁而造成政策多变。这种政策的不连贯性直接影响民营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开展,同时大大增加了投资风险。一些民营企业投资进入这些地区后,无法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有的境外企业被封,被国有化。例如,有民营企业反映在柬埔投资的最大风险就是政治风险,其领导人的变换对政策影响太大,因此在柬投资的企业在该国大选前均持观望态度,不轻易增加投资。已经或拟对朝鲜、伊拉克投资的也面临同样问题。

  (6)信息制约

  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对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来说同样不可或缺。但目前民营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由于信息渠道不畅,造成信息不对称。

  虽然当今各种传媒大量存在,互联网发达,但对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而言,其获得信息的渠道仍然狭窄。民营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获取信息主要依赖政府等公共部门搭建的平台,以及亲自实地考察。但我国目前在为企业提供信息与技术援助上较落后,在机制上基本缺位。

  由于信息的不充分,使民营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大量存在,民营投资者对外投资区位及合资(合作)者的选择以及境外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许多与此有关。信息问题事实上成为抑制民营企业发挥潜在优势,影响其对外直接投资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三、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建议与策略

  为促进“走出去”工作的更好开展,温州市政府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温州市政府通过表彰等形式营造“走出去”的舆论氛围;通过组织交流活动、邀请商务部等领导、专家讲座、培训等活动构建信息平台;通过优质服务、简化审批手续等工作畅通企业“走出去”渠道。温州市政府还不断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鼓励和扶持企业“走出去”.2007年、2008年温州市政府分别拨款30万、50万人民币专项资金用于“走出去”工作,2009年更达200万元人民币。这些为温州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温州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及温州市政府在该方面的工作实践,在整体上对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经贸一体化思路为指导确立“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思想

  “走出去”与“引进来”是对外经贸不同的方面,相互补充、相互依存,“引进来”为了更好地“走出去”,“走出去”也有利于“引进来”.温州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表明,“走出去”与“引进来”的结合要跳出境外投资贸易替代的传统框架。如温州奥康集团在“走出去”过程中,通过合作,赢得了意大利著名制鞋商的信赖,从而引进了该品牌的先进的生产线,在温州建立了国际工业园,带动了“引进来”.同时,在“走出去”、“引进来”的互动中,进一步促进和扩大了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在政府工作中,温州外经贸局外经部门与外资部门挂勾,促进外经与外资的互动。政府给境外企业(机构)发聘书,以信息提供等拓宽引资渠道,也为更好地“走出去”搭建更多的平台。

  (二)从自身实际出发,确立特色与优势

  温州产业结构是轻工业较发达,生产上占有成本优势,市场空间拓展的需求迫切。因此温州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以小规模为主,以营销为主要目的,在投资地域选择上也以能推销产品为标准,因而分布广。政府工作的指导思路是重点明确、特色鲜明,那就是从温州产业结构等实际情况出发,大力开展以贸易性为主的对外直接投资推动工作,以境外商品城为主体,带动整个“走出去”工作的断发展,从而促进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进一步发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