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浅谈我的教育理想论文(通用5篇)(第8页)

本文共计2089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7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医学生职业理想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引导医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1、培养学生具有清晰的职业意识和正确的自我认知

  治病救人、救死扶伤,对生命奥妙的探究、对疑难杂症的攻克、对生命的敬畏、对病人的关爱、对社会的责任等等,决定了从医是一个高标准严要求的职业。另外,在普通人心目中,医生和医学往往被一厢情愿地理想化,求生的本能使得病人总是希望医生能为他做到药到病除、起死回生。医学也是个与环保类似的工作,投入大,见效慢,学习的过程中,付出的辛苦就比别人多,五年的时间已经比一般大学多出了25%的时间成本,之后从初出茅庐到独当一面又是一个漫长的熬的过程,病人是随时都会出现的,工作的时间和强度往往也不固定。因此医生这个行业,所得的收入往往与各种付出不成正比。对于把医生作为谋生行业而不是人生理想的人来说,当医生所挣的钱也许永远低于自己的预期。医学生必须对此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对自我的兴趣、能力、特长、对未来的期望等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自我的理想必须建立在社会的职业理想之上,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学有所成,也才能做到全面发展,最终才能真正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

  2、培养学生具有恒心和坚强的毅力

  医学事业的发展历史悠久,日新月异,涵盖范围广,信息量与日俱增。医学人文素质的提升,需要全方位的历练积累,医学生的学习任务艰苦而繁重,2007年颁发的教学计划,临床医学的学生需要学习的功课近100门,还要参与大量的实践活动,需要医学生有恒心和坚强的毅力来完成学习任务。而等你毕业进入职场,又发现所有学到的知识还不够用,面对病人还不能做到得心应手,还要再学习,再研究,也就是医生必须终身学习,必须一生都刻苦钻研。

  3、培养学生具备无私的奉献精神

  没有一个病人是按照医生上下班的作息时间来生病的,也没有病人是按照教科书上的描述来生病的,医生在付出休息时间、付出超出常人的精力、体力来工作的同时,还要对病人付出关爱,给予人文关怀,在筋疲力尽的工作之余,还要对各种各样需求的病人及其家属做出耐心细致的解释、再解释,医生在尽了最大努力之后,依然会招来抱怨、辱骂、打击。所有看病难、看病贵的矛头都指向医院、指向医生,医生既要面临职业带来的风险,还要承担巨大的社会压力,崇高的职业理想,对职业的热爱就是强大支撑。

  4、培养学生具备不断完善道德的追求

  一个好医生,首先是个具备很高道德修养水平的人,这种道德修养是需要不断修炼而来的,一方面,追求幸福、享受快乐是每一个人的本能和权力,医生当然也不例外,按照传统儒家文化的观点,一个人有了很高的修养境界,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内心的快乐。另一方面,医学面临的许多现实常常充满了情理、伦理的矛盾,充斥着物质、名声、荣誉等等诱惑,还要常常面临生离死别的悲情和爱莫能助的绝望,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强大的内心世界,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品质,做到这点,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培养这种修炼道德的勇气。

  (二)激励医学生追求崇高的从医境界

  医学作为人类最崇高的职业之一,要求从医者具备很高的思想境界水平,在医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中,应当激励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历练提升自己的从医境界。

  1、对医术的追求永无止境

  人类对生命科学的研究脚步从未停止,对健康的渴望、对生命的敬畏对医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伴随而来的新技术、新发现、新经验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同时,社会的人文属性也在发展变化,人的精神活动也随之变化,病人、病情也在发生变化,医生永远不能停留在已有的水平上,对医术的追求永无止境是每一个医师应有的境界。

  2、患者至上、守护健康、敬畏生命

  以患者的利益为重,时刻把患者安危放在心上,尊重患者的隐私,遵从生命至上的理念,我国著名医学家张孝骞教授提出的从医必须做到“戒、慎、恐、惧”四个字,就是我们医师的思想境界。

  3、勇于奉献、胸怀坦荡、担当责任

  医生的职业,是服务人民群众的职业,是需要奉献的职业,我们面对的病人无关贫富贵贱,吴阶平的“医学技术回归医学人文关怀”,钟南山“一切从病人出发”,裘法祖“在服务中学习”,吴孟超“仁德济世”等等,一个个医学大家正是在践行服务、奉献的理念中变得崇高和伟大。人类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总有其局限性,在诊疗中一定会面临风险,出现差错或不当在所难免,这就要求医生要有担当责任、纠正错误或差错的勇气,没有了这样的思想境界,对差错遮遮掩掩、推脱责任,对一个医生来说是很危险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