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机电一体化创新实验教学分析论文

本文共计312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机电一体化创新实验教学分析论文

摘要:

论述了机电一体化创新实验在培养机电产品设计创新人才方面的重要地位,从高职办学理念出发,结合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特点,分析了该专业的人才需求背景,提出了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验教改思想及其改进的具体措施,充分打开学生的研究思路,全面提高学生处理实际专业问题的能力。

机电一体化创新实验教学分析论文

关键词:

实验教学;管理;实验室建设;规范化管理

  “机电一体化”涵盖“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只是,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基于上述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其它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这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加电气所形成的机械电气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区别。机械工程技术有纯技术发展到机械电气化,仍属传统机械,其主要功能依然是代替和放大的体力。但是发展到机电一体化后,其中的微电子装置除可取代某些机械部件的原有功能外,还能赋予许多新的功能,如自动检测、自动处理信息、自动显示记录、自动调节与控制自动诊断与保护等。即机电一体化产品不仅是人的手与肢体的延伸,还是人的感官与头脑的眼神,具有智能化的特征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电气化在功能上的本质区别。

1对实验内容进行调整,以适应新形式发展的需要

  现开设的实验中有许多已经不适应技术的发展。如微机原理实验,现在仍采用单片机系统,在用汇编语言编好程序后,还需手工翻译成机器码输入单片机系统。这种方式不仅速度慢,出错率也高,而且出错原因也不容易判断,可能编程有错误,也可能翻译时有错误。学生在用这种方式做实验时,还必须了解如内部读写、外部读写等不同的操作指令,在输入时极易出错。对于机械专业的学生来说,电类的基础课应以应用为主,现在其他的高校早已淘汰了这种方式,他们现在都采用的是将汇编语言直接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直接翻译成机器码并自动运行。计算机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有错误,会提示用户,用户只需对汇编程序进行修改即可,可大大提高效率实验,学生可选做多个实验来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不用浪费大量的时间在改错的环节上。

2以其他形式补充实验,充分发挥实验室功能

  鼓励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创新比赛,实验室提供实验场地,实验教师给予充分配合。学生也可自行设计有创意的实验,实验室可通过预约的形式开放,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这些新的实验形式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及知识面的要求相应增加。实验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实验中各种仪器设备的性能及操作技巧,还应熟悉相关理论课的内容。通过这些既可锻炼教师队伍,又能增强学生动脑、动手、创新及整体设计能力。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学院在不断升格,今后实验教学改革更要不断努力的探索。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验证书本理论,训练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围绕这个目的,实验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学习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从而为培养2l世纪工程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3切实实施工学结合

  要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在业余时间里,开放该门课程相应的实验室和实训室,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到这里来,提高和巩固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实验教学是为教学服务,打破以课程内容来组织实验教学,以专业和学科体来组织实验教学,根据专业的特点和学科特点,按规范化要求开发一系实验项目,其中有不同专业和不同培养方向的必做实验项目,有不分专业的学生自选的项目。同时还根据生产实际需要而开发的综合性的实验项目。这些实验项目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大纲、实验结果的评价等都按一定的标准进行设计开发。必须要深化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使企业技术人员参与专业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教师参加企业工程项目,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积累项目开发经验,了解工程项目开发过程所需要的实际知识。以一个工程项目为实例,可将课程知识点与项目中各子模块结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采用边讲边做的项目教学法。最好是在最后近一学年的实习时间内,在企业以工程项目建设为教学任务与目标,以工程项目技术人员与学生为教学小组,以工程项目各阶段为学习单元,以工程项目各阶段的任务书、报告书、项目完成情况等为考核内容,进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与研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