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谈汉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审美特征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486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7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母性是汉代文学作品中妇女的第三重身份。如果说当时妇女的妻性身份主要通过贤淑与勤劳的道德品质获得,那么母性则主要展现在教育方面。例如班昭在《女诫》的第四章明确提出德、言、容、功等关于女性的四大德,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女性美的最早界定,其强调的并不是外表,而是教育作用之下的内在美。也正是因为教育使得当时的母亲们能够实行举止上的自我规范,才有机会在当时的夫权社会中一展才华,为自己赢得地位。

二、汉代文学中女性形象的艺术发展

  汉代是我国古代文学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开始变得丰富多彩,同时在艺术性上也呈现出发展变化的特征。女性形象在艺术上突破了先前时期那种简单与粗糙,创作手法日渐提高,并逐步走向成熟。

  1. 从生活的真实到艺术的真实

  汉代的文学创作主要以诗、赋为主,其中诗歌到汉代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赋的产生相对要晚得多,但是也在汉代趋于成熟。虽然不同体裁的文学样式在两汉时期的发展状况存在巨大差异,但是文学创作逐步摆脱生活的束缚,使作家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逐步显现出来,从而使文学作品迈向艺术真实。文学特征的变化也反映在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上。以诗歌为例,先秦时期的《诗经》大多描摹的是生活中真实的女性形象,其中的思妇往往十分大胆、热情,同时还具有一丝泼辣。而汉代《古诗十九首》中的思妇则褪去了热情与泼辣,显得温柔和敦厚,呈现出一种思而不怨的特征,这些思妇形象已经经过了作家的艺术化处理,将现实生活中诸多女性的美好特征集于一身,这种艺术化的女性形象,显然比生活原型更具韵味和美感。

  2. 女性形象从平面化向立体化演进

  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中,由于表现手法、篇幅等诸多限制因素的影响,对女性人物的表达多是基于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和侧面,因此这种表达具有明显的平面化特征,也就是只展现了人物的一个侧面,丰满性稍差。汉代初期乐府诗中的女性形象仍有此方面的不足,例如《陌上桑》中对秦罗敷的表达重心是她的贞节,其他方面较少涉及。而后来的文学作品则产生了明显的进步,例如叙事名篇《孔雀东南飞》的篇幅明显加长,因此可以依靠足够的笔墨展现人物特征,塑造出性格特征丰富的立体化人物形象。其中的主人公刘兰芝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她擅长女红,对家人恭敬孝顺,对丈夫尊重忠贞,表现出其性格上温顺的一面。当她被弃还家,面对兄长逼婚,万不得已以死明其志,又表现出其性格中刚烈的一面。这一形象就比以前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丰满了许多,更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3. 表现手法的多元化

  在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侧重于写实,较少利用文学化的表现手法。进入汉代以来,文学迅速发展,文学化的表现手法使用逐步增多,并体现出复杂化和多元化的特征。例如《诗经》中的赋、比、兴表现手法虽然开创了我国古代文学表达的先河,但是显得比较单纯。而汉乐府在女性形象的文学表达上就有了明显的发展与进步。例如《陌上桑》中就运用了反衬的手法来描写罗敷的美丽。而在《羽林郎》中作者则采用了夸张的手法来描绘胡姬的服饰打扮。上述描写显然并非生活的真实写照,但是却收到了绝妙的表达效果。而到了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各种表现手法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开篇的比兴,紧随其后的排比,还是对府君送来聘礼的夸饰,抑或焦刘分别时的旁观者口吻,都促进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文章的艺术美感。

三、汉代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审美特征

  汉代一统天下,从根本上结束了自周代以来近千年的割据与战乱。经过长时间的休养生息与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迅速提升,这为女性的装饰美提供了便利的物质条件,这一时期文人对女性的推崇与歌咏也为女性的装饰美提供了文化土壤。此外,随着独尊儒术的推行以及《列女传》、《女诫》的出现,忠贞成为女性品德的主要内涵。所以,汉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审美特征产生了较大变化。

  1. 汉代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修饰美

  诗歌、辞赋是汉代文学作品的主要体裁,从这些文学作品中对女性的外在形象的描绘可以看出,汉代女性十分注重外在修饰,所有出场的美女们基本上都是满身绫罗、满头金银。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中对郑女曼姬的描写: “被阿緆,揄纻缟,杂纤罗,垂雾縠。襞积褰绉,郁桡溪谷。衯衯裶裶,扬袘戌削,蜚襳垂髾。扶舆猗靡,翕呷萃蔡。下靡兰蕙,上拂羽盖。错翡翠之葳蕤,缪绕玉绥。”再如班婕妤的《捣素赋》中对赵女的描绘: “曳罗裙之绮靡,振珠佩之精明。”这些上层女子们衣着华丽,配饰精美。不仅上层的高贵女子如此,就连下层劳动妇女的打扮也莫不如此。例如《羽林郎》中对胡姬的描述虽为夸张之辞,但是其注重外表修饰的风尚仍然让我们为之瞠目。由此可见,汉代女性的衣着打扮开始日趋奢靡,这与《诗经》中女性的朴素之美和《楚辞》中美人佩戴香囊的高雅境界已经大不相同。正如晋代葛洪所言: “古者事事醉素,今者莫不雕饰,时移世改,汉代已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