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开题报告 > 正文

语文课题开题报告(通用17篇)(第28页)

本文共计5794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94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我所任教年级是七年级学生,目前的他们朗读不流畅,读错字、加减字,不会准确停顿,不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角色错位,读而不思,缺乏交流,缺乏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我准备不断地鼓励学生读准字句,多读多体悟,增强学生朗读意识。启发学生去揣摩、体悟角色的思想和情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朗读,在绘声绘色的朗读中感悟课文内容和深层含义。培养学生多读多悟多质疑,提升语文分析能力。

五、研究的方法:

  1、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诵读、吟读、咏读、讲读、开火车读、自己选段读、小组齐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赛读、小组合作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引读、帮读、领读,配乐朗读,让学生走进文本,靠近作者,理解主题,感受内蕴美;展开想象,激发情感美;辨析语言,体悟艺术美。

  2、形成朗读教学策略。

  (1)语言表达要形象化。

  (2)语言表达要准确化。

  (3)语言表达要整体化。结合上下文,整体把握文意,语言概括力求整体化。

  (4)语言表达要想象化。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生活经验,重组记忆表象,再造相关形象,并逐渐进入作者所描绘的世界,去感受鲜活的人物、动人的场面、美丽的景物,去体悟作者的喜怒哀乐!读思结合,大胆想象,力求语言表达想象化!3文献研究法:在课题研究中积极查阅相关书籍资料,了解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积极吸取同行的研究成果,不断充实自己的研究。

  4、个案研究法: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为观察对象,进行跟踪观察并分析其发展动态,进行对比后最终得出结论。

  5.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及时进行总结,既总结切实可行的有效的经验,以便推广;也总结存在的问题或失败的教训,以利于今后的提高。

六、小组成员及分工

  小娜:全面负责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引导学生用诵读、吟读、咏读、讲读、开火车读、自己选段读、小组齐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赛读、小组合作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引读、帮读、领读,配乐朗读等方法感受文意、负责撰写方案设计、问卷调查、中期报告、论文、随笔及多种形式的研究成果、结题报告等。

  小晓:负责课题组的研究工作,组织策划课题研究的整体思路。黄伟:负责提供后勤服务,组织和主持课题组集体研究活动。向娇:负责提供理论资料,问卷调查,管理课题档案。

六、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技术性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形成较系统的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朗读方法和模式。

  2.成果呈现方式:研究中各负责人写出的相关论文、反思随笔、导入设计、案例等。

  语文课题开题报告 15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

  语文是工具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的习作要求。基于这样的要求,我们必须脚踏实地的去进行语文实践,也就是要去多“练”。但是小练笔处于怎样的地位呢?在原《语文课程标

  准》中,小学阶段没有出现“练笔”,在新《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里提到:“加强平时练笔指导,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可见,“练笔”的身份是不太明确的。新课标教材有意识地把练笔编排进教科书,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是一个历史的进步。

  但是,由于传统教材观的影响,现行教材的练笔安排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次数太少。8个学期总共安排30次,每个学期只有3次或4次,显然是重阅读、轻写作的表现。其次,安排随意,未把练笔作为教材的一个子系统来通盘考虑。为什么有的学期安排3次,有的学期安排4次,六年级下册竟安排了6次?看不出编者明确的意图。第三,体会太多。写感受、表达感谢、赞扬、评价的练笔就有8次,占26.7%。学生进行这类练笔会患“失语”症,缺乏真诚的“个性语言”。第四,练笔与习作含混不清。“篇”的训练有10次,占33.3%,比例过高,拔高了练笔的难度。根据以上情况分析,我们课题组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依托课文进行小练笔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