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开题报告 > 正文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范文(通用16篇)(第14页)

本文共计4144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10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该体现启蒙性、基础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探究化学的奥妙。我在初三年级担任化学课教学工作近二十年来,发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学内容虽然不难,但学困生人数较多,部分学生不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探究化学的奥妙”,而视化学为沉重的负担。诸如:化学用语的记忆和理解困难、气体制取装置程序总是搞不懂、对一些结合实际的简答题总是找不准回答的要点等较多的问题导致了每次学业测试总有30%左右的同学不合格,其中10%左右的同学过差。

  在调入莲湖区教研室这一段时间里,接触到很多的学校、一线教师和学生,发现即使一些大家公认比较好的学校里,也有相当一部分学困生,在化学的学习上困难重重,而对于莲湖区一些薄弱学校来讲,化学的学困生人数可达65%以上。

  多年来,在与很多的化学学困生交谈中发现,学困生在学校确实是一群弱势群体,他们在同学、老师、家长的眼里几乎是“另类”,很少得到应有的关爱和鼓励,甚至丧失了很多与一般学生“公平竞争的机会”。自卑、虚荣、自尊等交织在一起使他们变得多疑、善感,直接影响到他们人格的完善、心理的健康、个性发展等。

  (二)本课题目前研究现状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何转变学困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进步,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高度重视的问题。但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发现,几乎所有的资料谈及的都是学困生自身的问题,比如意志力不持久、注意力不集中、能力低下、纪律松散、学习目标不明确等等,很少有谈及学困生形成的个案案例以及较深层次的形成原因。文献资料中关于学困生转化的方法问题,在理论研究、思考呼吁的层面比较集中,涉及实际操作层面的内容较少,缺少对实际教学工作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希望能从对学困生的调查研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与策略,在学困生的转化、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等方面总结经验,为化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参考和有益的借鉴。同时,在课题研究的实践中,帮助学困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迈入以后的学习,像普通学生一样有自信、有个性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

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化学学困生界定为:在义务教育阶段,有一部分学生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化学学习效率低下、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在化学学习方面存在有相当大的障碍。

  本课题中化学学困生是指:由于个人意志品质、心理素质、教育者的失误、家庭、社会等不良因素的影响造成的部学生在化学的学习中存在较多的困难,不能以愉悦的心情去体验化学学习的乐趣,化学学业测试水平低下的学生,而不是身心残疾或有智力障碍的学生。

  本课题学困生具体表现为:从心理或思想上对化学的学习缺少动力和兴趣,甚至有抵触情绪。上课听讲不专心,不积极思考,常干一些与化学无关的闲事。不能积极主动完成作业,化学学习成绩较差。

  对化学概念、化学用语等不能正确的理解和应用,在化学学习中,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运算能力、表达能力存在一些问题,不能运用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更谈不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本课题解决的主要问题:从自己所熟悉的几所普通初中中选择部分化学学困生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少量学优生进行对比研究。通过调查问卷、个别谈话、与班主任、科任教师以及家长沟通,从学生的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评价因素、教师因素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找出初中化学学困生形成的根本原因,提出学困生转化的方法和策略。

四、步骤以及措施:(课题研究时间:XX年4月~XX年1月)

  (一)准备阶段(XX年4月~XX年6月)

  1、学生调查问卷以及个别谈话:在西安市莲湖区几所普通中学抽取部分学困生以及少量的优秀学生进行问卷。主要涉及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兴趣;学习习惯;学生对家庭、社会、学校以及化学教师的看法;学生对自身的认识等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