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开题报告 > 正文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范文(通用16篇)(第11页)

本文共计4144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中学历史作业的创新研究》

  关键词:中学历史、作业、创新

  《中学历史作业的创新研究》是对反思现在历史教学中作业布置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对历史作业的实效性和创新性进行思考和优化改进,以期达到使作业真正起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作业创新”的探索与“实践效果”为研究的重点。

  这次研究主要立足我校课堂观察合作体的研究实际,结合我所带班级在历史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进行研究,通过尝试性的改进历史作业的形式等实践,观察实施效果,同时结合一些教育专家的相关教学理论与经验,进行实践、探索和思考。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研究目标:通过对历史作业创新的实践,以期探究实现“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多角度的、有创意的思考历史”的.能力,力求通过科学的引导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优化学生思维方式的目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总结,以期形成比较成熟的教学思想。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归纳分析法、案例分析、反思优化等方法。

  研究步骤: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一年,研究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8年7月——2018年9月)。了解国内外已有的关于本课题的相关成果,结合教学实际,设计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完成课题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8年9月至2018年1月)。通过自我教学实践,并与我校课堂观察合作体教师相互合作,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待历史作业的态度、设想、建议等,

  根据学生的建议和教学内容设计新的作业类型,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总结梳理历史作业的类型,并在研究过程中以多样方式呈现研究成果。2018年1月30日前,及时上传研究中期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提升阶段(2018年3月至6月)。将实践中的结论和思考进行整合,将实践过程进行整理、修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验证、反思和完善,从而形成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并如期完成结题报告。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课题成果的主件为结题报告,同时应形成:

  1. 关于“中学历史作业创新”课题研究的相关论文;

  2. 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教育随笔、教学叙事等;

  3. 部分改进后的学生各种形式的作业成果展示;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8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学科内部逻辑完备性。而小课题则是对数学知识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度研究和解决的过程。本次研究的数学小课题是“解析几何中的直线与平面的交点及其性质”。

  选择这个题目的背景是因为在解析几何中,直线与平面的交点是一个常见而重要的概念,对于解析几何的理论发展和实际应用都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直线与平面的交点及其性质,可以深化对解析几何的理解,提高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该课题也为日后的高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本次研究的目标是深入研究直线与平面的交点及其性质,探究直线与平面的关系,进一步理解解析几何中的重要概念和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 直线与平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直线与平面的交点的求解方法;

  3. 直线与平面的关系,如相交、平行、垂直等。

三、研究方法与途径

  本次研究将采用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包括数学理论分析、几何图像观察和实际问题应用等多种途径。首先,通过数学理论分析直线与平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建立直线与平面的交点的求解方法。其次,通过几何图像观察,利用几何画板构造具体的直线与平面的图形,探究其交点的特点和性质。最后,通过实际问题应用,将直线与平面的交点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分析直线与平面的关系对问题的解决产生的影响。

四、预期结果与应用价值

  预期的研究结果是深化对直线与平面的交点及其性质的认识,建立一套完整的直线与平面交点的理论体系,掌握解析几何中相关知识和方法。这将有助于提高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后续高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