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学前教育论文(第22页)
本文共计5349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7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关键词: 意义合作方式新思路
家园合作是当今教育的趋势,倒退十年幼儿教育就是吃的饱穿得暖,家长们也不太重视孩子的,智力、体能、艺术等方面的发展,造成很多孩子的天赋没有被开发,也让很多孩子失去了与自己的爱好相互交流的机会。而现在家长们都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各式各样的培训班、补习班。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家长们不管孩子们是喜欢或不喜欢,只要别的孩子会的自己的孩子就一定要会,这样攀比的心理让孩子的压力之大,那么怎么样帮助家长们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实行家园共育,老师要和家长共同了解幼儿、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家长要帮助老师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老师要利用自己的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理念,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更愉快的发展。
一、家园合作的意义
根据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就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含社区)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
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在家园合作中,幼儿园应处于主导地位。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论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时所说:“学校应当领导家庭。”这是因为幼儿园是专业的教育机构,幼儿教师是专职的教育工作者,懂得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掌握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幼儿园理应比家庭更能认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和目的性。
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目的在于: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幼儿,促进幼儿素质的提高,这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但以往由于我们认识上存在偏差,把“教育家长“作为家长工作的目的,常常出现教师教育家长、埋怨家长、指责家长的现象。随着家长素质的不断提高,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甚至超前于教师,家长已不再满足于在教师的指挥棒下转,使家园配合出现裂痕,这种裂痕的出现迫使教师反思当前家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树立起了做家长工作的新观念,建立与家长的新型关系,变教育家长的单向活动为主动与家长联系、沟通、共同商量教育幼儿方法的平等的双向活动,这种平等关系拉近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发挥了家长的能动作用,主动与教师沟通、配合对幼儿实施教育。了解教育目标、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
通过实践,教师认识到要使家园配合一致,就必须使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园目标,并充分挖掘家长的教育资源,使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有效的促进幼儿发展。
二、家园合作几种常用方式
在长期的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家园合作我们应把握以下几点:
(1)家园合作是一种双向互动活动,是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相互配合。一方面幼儿园视家长为促进其孩子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合作者,保证使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认真考虑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发动家长为幼儿园教育提供教育资源,并对家长的教养方式和与幼儿园合作的方法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家长要向幼儿园提出自己对教育孩子的看法,对幼儿园为孩子提供的一切作反应。
(2)家园合作要考虑幼儿园和家庭双方的需求,但家园合作围绕的核心是儿童,他们是幼儿园和家庭服务的共同对象,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是家园合作追求的最终目标。
(3)家园合作需要合作双方有积极主动的态度,它包括家长对孩子的爱心与责任感、对幼儿园乃至整个教育的信任与支持,为了更好的发挥家园合作的实效性,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种方式:
1.设立“家长开放日”。我园根据幼儿园的工作进程或阶段性成果展示,不定期的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有:进入班级听课,检查幼儿饮食卫生情况,参加幼儿观看幼儿的文艺表演,参加幼儿家庭趣味运动会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工作,了解幼儿受教育的情达到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如我园在幼儿素质教育实验中,经过一年多的实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了配合我县素质教领导和教育工作者都来我园参观,我们借此向全园的幼儿家长开放。家长参观后很受鼓舞,育经验交流会的'召开,我园举办了全县氛围内的“幼儿素质教育成果展示会”,各级配合幼儿园工作的积极性更加高涨。又如不少家长总是担心自己的子女在幼儿园吃不饱、吃不好,影响生长发育。而通过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目睹了幼儿的伙食安排、幼儿的进餐情况及教师照顾幼儿进餐的程序后,将担心变成了放心。

![[经典]学前教育论文(第22页)](http://www.lw54.com/d/file/p/20240416/795610f50fc3d5810d5120bd596d0a3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