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学前教育论文(第16页)
本文共计5349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7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二)选择幼儿熟悉、具有生活经验的材料
小班幼儿经验缺乏,教师选择的材料要源于生活中的材料,幼儿才能更感兴趣。如科学区《找匹配》,教师就可以直接用生活中的瓶和盖、笔与笔套、脚与鞋的尺码、手与手套的大小供幼儿探索、匹配等,《神奇的电池》教师可以请幼儿把自己熟悉的电动玩具带来,认识电池两端的不同,组装电池,让玩具动起来,这样的活动孩子会百玩不厌。
(三)投放丰富多样的材料满足幼儿不同学习需求
在考虑小班幼儿学习特点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地提供种类多样、数量充足,能激发幼儿的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活动材料,满足幼儿不同学习需求。如美工区,除了有涂鸦区,还要提供充足的操作工具:如浆糊、双面胶、透明胶、儿童剪刀、花边剪刀、橡皮泥、水彩笔、油性笔、油画棒、各色毛线、棉签、纸杯、空纸盒、绘画纸、不同材质的有色纸等。半成品材料如纸筒娃娃模型、各种空纸盒、空瓶等,让幼儿大胆的用撕贴、点、线画、绕毛线、包裹橡皮泥等方式去装饰美化这些物品。还要注意提供清洁用品,如抹布、小纸篓、分类盘、整理箱等,帮助幼儿随时清洁自己使用的空间,养成卫生整洁的习惯。
(四)关注材料的动态性,保持幼儿学习的兴趣
随着幼儿对材料的一次又一次的互动过程中,他们的兴趣总是在不断的变化和转移的,他们会对玩了一段时间的活动内容产生厌倦。我们要考虑材料的更换,如益智区的拼图材料,图书角的一本书等;还要考虑材料的添加,如美工区《漂亮的瓶子》初期教师只提供了简单的贴纸让幼儿装饰,一段时间后孩子不满足于简单的张贴,可以和幼儿协商还想把瓶子变成什么。有的孩子说变成花瓶插花,有的孩子说变成瓶子娃娃等,教师就可以添加剪刀、吸管、纸花给原来漂亮的花瓶插上花;还可以添加黑色的毛线、泡沫圆球、水彩笔做瓶子娃娃等。
总之,每次选择与投放区域材料之前,一定要思考这些材料符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吗?这些材料可以让幼儿玩什么,怎么玩,适合幼儿哪些方面的发展等问题。让活动区的材料不是简单堆积,而是能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让幼儿与材料产生有效的互动,真正实现“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的人文教育目标,实现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董旭花,韩冰川,王翠霞,等。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xx.
[2]袁爱玲。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3]袁调芬。创设幼儿园特色环境[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
学前教育论文8
一、正确选择动画片,增强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
如今的动画片琳琅满目,形式多种多样,有民间故事,如《白雪公主》、《孙悟空大闹天宫》;有趣味性的,如<米老鼠和唐老鸭》;有知识性的,如《黑猫警长》、《海尔兄弟》等等。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好奇心强、好学、好问、好模仿。他们学习语言的特点是,在主动模仿和具体运用中学习语言。因此,选择适合于幼儿年龄特点且具有语言教育功能的动画片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些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动画片才会给幼儿以启迪,例如《小蝌蚪找妈妈》就适合大班幼儿,而某些荒诞离奇的动画片却不适合幼儿的语言教学。
兴趣是一种行为动机,是推动幼儿学习的直接动力,是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宋朝大教育家朱熹精辟地论述道,“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幼儿园的孩子兴趣易于变化,稳定性差,鲜明、生动、变化的事物才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应考虑幼儿这一特点,而动画片具有直观性、生动活泼、色彩鲜明的特点,具有真实生动的视听形象,画面丰富。它的这些特点正好符合幼儿兴趣的需要,也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当一部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动画片运用于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就会出现不可抵挡的魅力。当幼儿的眼睛着迷地停驻于动画的时候,我们可以看见语言教育和动画完美相结合的过程正是幼儿轻松学习,也是幼儿语言能力得到不断充实、发展和提高的过程。
例如,在中班《小猫钓鱼》过程中,在平行的二个班级中做一实验。中(一)班幼儿以看图片为主进行语言教学,中(二)班幼儿以观看动画片并结合游戏进行语言教学。相同的课程,不同的教学手段,两者的教学效果完全不同;中(一)班的幼儿在整个语言教学过程中,尽管教师使尽了招数,但幼儿仍是反应平淡,缺乏激情与主动性,而中(二)班的幼儿兴趣浓厚、反应热烈、气氛活跃,能够积极配合教师大胆地进行语言训练。这种以幼儿为主体,以动画为媒体的语言教育活动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语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幼儿在与客观语言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增长才智,它对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经典]学前教育论文(第16页)](http://www.lw54.com/d/file/p/20240416/795610f50fc3d5810d5120bd596d0a3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