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模拟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共计372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摘 要: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应用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在培养学生时,不单注重培养学生牢固掌握理论知识,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利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教学中创建类似真实场景的仿真实践平台,让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从分析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内涵和特点出发,探讨了该方法与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实践有机结合的具体方式,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这一专业的教学模拟设计和实践步骤。
关键词:模拟加薪;人力资源管理;情景模拟法
普通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重心正在向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性、操作性以及应用性较强。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整体素质,培养出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并重的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的人才,是解决目前人才管理面临的问题的有效方法。一般传统的授课模式是以书本理论知识为基础,教师照本宣科,授课方式比较单一,这样的方法比较生硬,缺乏生动的教学互动,学生缺少了独立思考的机会,也无法锻炼实践能力。如此一来,致使学生不能领会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质性内容和操作规程等,进而失去了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的就业诉求与企业要求出现脱节。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授亟须进行革新,利用介入性的教学方法实现与学生就业需求相适应。
一、情景模拟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的意义
在管理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基础上进行模拟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主要是将现实工作的行为流程和绩效标准融入模拟活动体系中,课堂教学结合企业管理的相关环节,将教师或学生进行分组,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工合作学习。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综合利用所学理论知识,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这样的分工学习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情境模拟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综合培养学习的动手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利于促进师生双方教学相长,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职业素养;有利于为学生的实习、工作提供模拟锻炼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情景模拟教学模式的构建
1.明确教学目的
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甄选、员工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等教学内容。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都有区别,对学生掌握的操作技能要求也有不同,所以,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主题来设计教学模拟的情景。
2.设计模拟方案
在明确课堂教学目的后,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模拟教学的情景。如模拟招聘与面试,可以让五个学生为一组,其中三位学生扮演企业的面试官,两位学生扮演求职者,并分别提前准备各自资料。企业的面试官需要撰写招聘广告、发布招聘广告,准备面试题目和面试评价表,求职者需要写好个人简历并做好面试的准备。在此过程中,情景设置应做到尽可能逼真,从而显现出模拟的气氛。另外,逼真的场景设置有利于学生进入角色,如果场景布置的不真实,学生就难以进入角色,无法专注,动作表现不到位,从而影响情景模拟的效果。
3.学生分组
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景,根据具体要求把全班学生进行分组,以便把不同组学生的表现进行对比,并促使他们相互学习和借鉴。
4.理论指导
教师在课堂教学目的、教学主题和情景模拟方案等方面出发,对学生进行理论指导,以保证情境模拟教学能够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