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物化学论文(第3页)
本文共计3974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3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学校要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合理分工、明确职责;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因此,在组织学生小组协作学习的时候,要特别注重加强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应注意的问题。
分组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使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以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公平竞争。小组人数以4—6 人为宜,以利于学生的充分交流互动。小组中的角色应是动态的,且角色经常轮换,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以此增强合作意识和责任感。教师适时解答小组提出的问题,让每个学生在解决了问题后感受到快乐,或者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后获得成就感。
四、结语。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教学不是用于从外部控制人的行为,而是应该用于创造各种能够促进人的独立自主和自由合作学习的条件。探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法,强调学习的互动、交往与分享,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体观念,旨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同时,更好地发挥教师引路人的作用。
有了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协作学习习惯,学习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协作学习的实效性,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生物化学论文3
一、高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目标
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卫生事业发展需要,能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从事临床医疗和预防、保健工作,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临床医学专门人才。
二、生物化学学科特点
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规律的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主干学科,它在医学教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兼具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在临床疾病的诊治方面,如抗菌药、抗癌药物的作用生化机理及体液中特定酶类的检测支持疾病诊断等都离不开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在基础研究方面,如蛋白质和核酸分离、纯化、分析及鉴定等生化技术也已广泛地应用于免疫学、组织学及药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为了让学生意识到利用生化这门工具书去更好地学习及扩充医学专业知识,我们生化教学工作的开展围绕学生自身特点和生化的学科特点,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将生化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和建立合理评价体系以提高教学互动的实际效能。
三、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时不足
课时不足是大专院校课程存在的普遍现象。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周课时仅为3小节,且随着新知识的不断增加,各学科的教学课时普遍不足。因此,如何增强教学效果,为学生课后复习和自学提供条件才是一个积极的措施。
2.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反思
目前医学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和教改,几乎都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进。“以教师为中心”,以满堂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方式传授书本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把学生看做是外部环境刺激的被动反应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知识的特点是:①学得不完整,知识点空泛,知识面脆弱;②惰性学习,无法在需要知识之时运用;③学法不灵活,无法在新的或类似的情境中迁移应用知识。因此,改变医学生物化学传统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其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提高医学生物化学课程学习成绩,是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
四、教学内容设计的依据
1.职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要求
生物化学作是职业助理医师考试笔试考试内容,所占的分值大约10分左右,所占的分值比例虽然不是很高,却是教学的考试科目和职业助理医师考试笔试考试内容,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理解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等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基础,学生对生物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与理解存在很大的影响。通过对学生专业课程的考核成绩与生物化学的考核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生物化学成绩较好的学生相应的专业课程成绩的平均分也高于生物化学成绩平均分较低的学生的专业课程的考核成绩。进行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也反映这部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能力要高于生物化学平均成绩较低的.学生。因此,对生物化学知识学习,不仅是学生参加职业助理医师考试的需求,更是学生进行进一步专业知识学习的知识结构基础,怎样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专业知识构建,有效地与学生专业特征相适应的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是进行教学内容设计的重要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