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论文(第9页)
本文共计4120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8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会为学生提供进入医院实习的机会,这一环节在国内许多高职院校的操作都相当完善;最后一个板块即动手设计实验板块。它要求高职院校都要有自己的训练工厂基地,让学生在校内就完成“认知学徒制”这一教学模式,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所以高职院校应该为护理专业学生创造良好的'生物化学实验操作平台,在软硬件方面做到完备,让学生能够在校内就完成许多只有在医院才能实践的内容,从而快速提高自身的动手设计能力。另外,这一教学改革也鼓励高职院校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如果可能的话也可以与医科大学联合形成研究机构,进行医疗课题的研究,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这对高职院校本身也是一种品质上的提升[2]。
2.2基于PBL理论的网络环境优化生物化学实验合作学习
强化目前的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也要做到与时俱进,基于三点目前比较流行的教学理论实施改革实践。比如合理运用网络环境,灵活利用PBL理论展开合作学习。举例来说,在“细胞色素C的制备实验”当中,教师可以首先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为学生从理论方面讲解“细胞色素制备C”的相关基本理论课程。在声情并茂的教学环境下,学生能够快速理解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然后进行基于PBL理论的情景模拟教学,在预先模拟设计的临床环境下,按照之前教师所教授的理论,首先为学生分组,然后进行分组的细胞色素C制备操作,学生要充分发挥小组团队的合作意识,相互配合,完成制备工作。操作完毕后由教师和同学共同进行评价,找出在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基于这三种教学理论的融合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习诸如细胞色素C制备、电泳、LHD及同工酶检测等等目前广泛应用的临床实验技术[3]。
2.3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需要教育水平较高的教师团队,这样才能平衡高职院校中理论与实验两方面教学之间的比重。所以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自身教师队伍的建设,积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为校内教师创造专业培训机会,若有条件还要为教师提供校外深造的教育机会。同时,学校也要积极了解目前社会上最新的科学技术,从而探索最佳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最终达到发挥实验室教学优势,提升实验室教学质量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培养高技能、创造力强且具有职业意识的专业优质人才。
2.4创建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考评机制
要改善传统课后甚至学期后考评的落后机制,做到课后随堂考评,并且教师要引导学生全员参与进来,评价别人的同时也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考评机制包括了生物化学实验的随堂到课状况、学生实验态度、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操作过程评价、操作结果的处理及分析以及学生撰写的试验报告等等。要根据课程中各个项目评价的具体比例来合理评价学生的实验学习状况,并将其计入到学期的学分评价当中,与学生的升学挂钩,这样具有一定强制性的教学策略也能从学生的主观意识上提升他们的实验学习自觉性,从而提升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4]。我国高职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应该在未来积极贯彻“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这一方面符合现代教育形势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对自身的一种教学质量及结构体系的完善。高职院校是直接培养和输送社会人才的地方,需要加大教学的改革力度,尤其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这种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学科来说,一定要敢于改革,积极将诸如PBL、合作学习及网络信息化理论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培养真正的实用型医务人才,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生物化学论文(第9页)6
1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概念
1.1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是研究在生命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和生命体化学组成的学科,是生物与化学的交叉专业,属于生物学的一个分支。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组成生物体的一些成分,如蛋白质、核酸、糖和无机物,从离子反应到酶促反映,从物质代谢到遗传变异,都属于生物化学的研究范畴。生物化学能够对生命体的化学本质进行阐述,因此对疾病的检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2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生物化学能够对生命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进行较为明确的研究,因此迅速被应用到医疗行业,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就是利用生物化学的知识构建起的对有关生理和疾病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分析的方法。通常,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采集人体的体液,对体液中的特定物质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以判断人体生理状况和疾病状况。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在现代医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大多数疾病的诊断和观察,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生物化学检验在临床上的应用,从传统的化学实验室方法,到现在的生化自动化体外检测,再到未来的生物芯片技术,发展历程是从定性到定量,从人工到自动,从缓慢到高通量,从人工数据分析到计算机信号分析,其在临床中与影像学检验扮演了医学诊断最核心的两个手段[1].目前为止,生物化学检验的领域大多在疾病的检测和相关生理数据的监控上,在蛋白质等大分子和无机离子层面得到广泛应用。
